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磁县迓鼓艺术的田野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4:01
  “磁县迓鼓”是河北省磁县最具民间文化特色的鼓乐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在舞蹈步法和动作上简洁单一,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由迓鼓、马锣、大镲和小镲四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击奏出气势磅礴、声响巨大的艺术形式。磁县迓鼓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东魏时期,像一颗“活化石”一般蕴藏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对磁县迓鼓的传承保护工作也已提上日程,2006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然而在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时发现,磁县迓鼓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并无谱例。这就容易造成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有乐谱出错和丢失。有鉴于此,笔者选择对磁县迓鼓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鼓谱资料。依据社会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方法对其研究,填补谱例的空白,为之后研究磁县迓鼓的工作者作理论铺垫。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及理论意义,依据民俗学理论和民族音乐方法,阐明基本思路;第二部分从迓鼓名称由来入手,追溯磁县迓鼓的历史渊源及在磁县发展的功能变化;第三部分介绍了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揭示磁县孕育迓鼓的人文地理环境,并展开对磁县迓鼓的物质构成和表演形式上的概述;第四部分通过对...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磁县迓鼓艺术的田野调查研究


大鼓

服装,演奏者,大鼓


迓鼓和传承人服装

演奏者,服装,大鼓


镲和演奏者服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磁县迓鼓的传承保护与拓展的对策研究[J]. 田青,王智超.  大众文艺. 2016(02)
[2]中西服饰文化及其思想观念对比[J]. 许伟.  考试周刊. 2015(22)
[3]磁县迓鼓的传承与拓展模式研究[J]. 李润生.  艺术评论. 2013(01)
[4]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变异[J]. 田川流.  齐鲁艺苑. 2012(01)
[5]山西威风锣鼓记谱法诠释[J]. 单红龙.  中国音乐. 2006(02)
[6]讶鼓谈[J]. 曹燕柳.  丝绸之路. 1997(03)
[7]磁县讶鼓[J]. 张浩玲.  中国音乐. 1988(01)
[8]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 朱全升,汤池.  文物. 1984(04)
[9]民间锣鼓乐结构探微——对《十番锣鼓》中锣鼓乐的分析研究[J]. 袁静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2)

硕士论文
[1]山西省昔阳县迓鼓田野调查与研究[D]. 郭培杰.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2]山西“昔阳迓鼓”表演艺术的分析与研究[D]. 孙文秀.燕山大学 2013
[3]山西平定县“武迓鼓”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 雷娟.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3517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17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