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作为学科学、学术史的民族音乐学发展史——《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三

发布时间:2021-12-12 06:30
  民族音乐学学术发展史与学科学兼有隶属关系和互补关系。其研究目的之一是从历时性角度去讨论和认识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特点和性质,以为该学科学者和学子提供正确的研究思路和学习方法。故有必要从讨论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历史渊源关系入手,去了解民族音乐学发展史的学科性质和理论意义。从学科性质看,主要涉及65个方面:民族音乐学学术发展史是学科学或学术史,而非一般的艺术史或音乐史;是学科方法论发展史,而非一般的学术史概述;该课题也是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交融史;其学术意图之一是"把音乐的目光投向人";既是"单数""大写"的学科学,亦是"小写""复数"的学术史。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学科学的"观念、行为、产品"学术框架和"观念、学统、方法"方法论范式层框架,都是在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长期发展和学术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音乐学发展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学特点
    (一)民族音乐学发展史是学科学或学术史,而非一般的音乐学或音乐艺术史
    (二)民族音乐学发展史是学科方法论发展史,而非一般的学术史志概论
    (三)民族音乐学发展史也是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交融史
    (四)民族音乐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意图是“把音乐的目光投向人”!
    (五)既是“大写”“单数”的学科学,亦是“小写”“复数”的学术史
二、当代民族音乐学发展史上的几个学术亮点及其理论性特征
    (一)分别在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民族志两个层面发生的学术转型事件
    (二)几个关键方法论概念和用语在当代学科发展史上的沿革与变迁
三、跨学科交融史语境下的学术共性与个性比较分析
    (一)共性比较: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共有的方法论范式格局与学术框架
    (二)个性特点:两类学科在方法论范式架构中显露的功能作用与学术取向
四、诸学科在学术发展和学术交流历史过程中的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展望全球音乐学[J]. 蔡宽量,徐璐凡.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
[2]论音乐民族志理论范式的塔层结构及其应用特征[J]. 杨民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本文编号:3536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36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