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电子音乐《笙声不息》音色采样的频率调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2-01-27 20:20
  本文旨在通过鲁西南鼓吹乐中特色乐器的采样录制,结合作品创作分析,对民族乐器的静态保护和动态传承进行实践探索。作品《笙声不息》选用鲁西南鼓吹乐中笙、梆子、琵琶等为原始采样素材,代表齐鲁音乐文化魅力符号的“穗子”动机发展手法配合起、承、转、合的四部性结构原则,推动主题动机衍生、分裂、展开、重组。运用GRM Tools效果器动态调节调制体的频率速度、振幅力度及波形深度,结合点、线、面的声音形态布局,塑造具有金属感、爆发性和层次感的音响效果,提升作品的音色表现力,创作具有山东韵味的电子音乐作品。大数据及5G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加有利于民族乐器在新的创作方式,音响效果等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音色采样合成的作品创作实践,尝试通过静态、动态两种调制技法,从原理入手运用GRM Tools效果器探析民族乐器的音色表现力,声音形态的多样化,用科技手探索民族乐器的新形式创作,在乐器的采样合成方面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依据,同时希望用音乐语言讲好非遗传承故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传承的研究和探索中。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子音乐《笙声不息》音色采样的频率调制技术


“花舌”动机分裂、展衍、循环特性音展衍法指主题动机的短小素材贯穿、展开和衍生与作品的发展中,丰富旋律

波形图,波形图,麦克风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图2.1笙采样波形图上图为笙单吐音采样的声音分音波形图,为我们提供的清晰数据参照,利于作曲家快速准确地判断声音参数的各项指标定位,如同心电图,直观准确的判断采样音频的频率变化。如图可见单音起音到高频呈衰减趋势,随时间的变化,音色波形振幅减弱,音量减校触发阶段该频率范围内分音振幅比延留大,且随着分音频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频气顶音高频较多且触发时间短,分音随时间缓慢减弱,波形图随振幅力度减小而产生及波形频率减弱,呈现如羽毛般柔和、轻盈的音响效果。2.2拾音设计上文提出原声采样是对声音的真实记录,拾音设计指根据创作需要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对采样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与设计,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发声体材质(金属、乐器、人声等),激发方式(敲击、刮、摩擦等),发声位置与拾音器的拾音状态,拾音距离等。发声体发声位置与拾音距离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作曲家根据创作需要进行拾音设计,例如在《笙声不息》中打击乐器鼓的拾音设计,作品采样中拾音器为麦克风,通过敲击鼓面,将麦克风设置在五十米处,得到衰减且余音较长的击打声,快速敲击鼓面边缘,麦克风由远及近移动,得到短促而逐渐有力的声音效果。作品开始部分的钟声,为塑造由近及远的空间相位变化,麦克风由近及远进行移动。梆子采样时麦克风在中间位置固定,录制过程中敲击者朝拾音器相反方向运动,设计梆子的左右方向运动,则使用两只制式、指向性完全一致的麦克风固定录制,产生左右声相变化。当然,相位移动也可以通过音色合成的频率调制技术实现,利用Doppler效果

界面图,界面,音色,立体声


电子音乐《笙声不息》中音色采样的数字波形调制技术12器ampiltudevariation获得声音在二维空间的运动,在第三章的合成采样中进行详细论述。2.3Kontakt调制针对采样结果,在在保留原有音质的基础上利用Kontakt插件做细微调试,优化原声采样的音色品质,控制采样音色在音响中的平衡,使采样音色更加丰盈饱满,增加声音的个性、创造性与可听性。市面上有Kontakt、MAGIXEngine、VSampler等众多软件采样器,由于Kontakt可读取GIGI、SF2等多种音色格式,并可作为插件插入宿主Cubase中进行编辑创作,且重采样、粒子合成算法多样,界面操作简单,采样功能强大,作为作品创作采样的主要应用软件。针对采样音色的数字化等问题,需要以量变的程度,在保留原有音质的基础上进行丰盈或缺失微调,控制采样音色在音响中的平衡,增加听感、空间感和乐器真实感,Kontakt具备强大采样功能的同时具备基本的合成器及调制包络功能,如下图所示:图2.2Kontakt调制界面加载编辑笙的采样音色,点击音色条左边的edit按钮,InstrumentBuses组有6个,失真(Distortion)、饱和(Saturation)立体声扩展(StereoEnhanser)等,SendEffects有5个效果器,立体声延时(PanningDelay),立体声合唱(StereoChorus)等,对音色高频或低频过滤以及立体声的调节,对采样音色进行细微调节,使采样音色清晰、无杂音并且层次分明。作品通过原声采样、拾音设计和Kontakt对采样声音进行设计与优化。原声采样高保真、易携带,储存到芯片中,音乐创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节约制作成本,有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影·中国”全景声多媒体电子音乐会在北京巡演[J]. 乔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9(03)
[2]音响的新秩序——对米哈伊频谱音乐的导读[J]. 林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2)
[3]环形调制与频率调制的对比[J]. 林昶.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5(03)
[4]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J]. 李鹏云.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2)
[5]鲁西南鼓吹乐曲牌《开门》及其调名溯源[J]. 荣蕙荞.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6]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创作的影响[J]. 庄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2)
[7]从音色合成的方式看电子音乐与中国音乐传统的联系[J]. 冷岑松.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04)
[8]常规笙的音位与改造形式[J]. 张振涛.  音乐研究. 2002(04)
[9]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 张小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04)
[10]计算机与MIDI音乐知识卡片(三十一) 音色合成技术[J]. 任达敏.  中国音乐教育. 2002(04)

博士论文
[1]当代音色音响音乐中的织体形态及其结构意义[D]. 胡书翰.上海音乐学院 2019
[2]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 孙为.南京艺术学院 2011
[3]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槃[D]. 吴粤北.上海音乐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FM软件合成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高一峰.西北民族大学 2019
[2]MIDI管弦乐中合成音色与采样音色的协同性制作[D]. 王小明.南京艺术学院 2018
[3]无限创意空间[D]. 吕埕平.中央音乐学院 2018
[4]数据驱动控制器在交互式新媒体音乐中的应用研究[D]. 杜啸虎.中央音乐学院 2013
[5]新疆维吾尔族民族乐器音色库的采样与构建[D]. 李礼.新疆师范大学 2009
[6]算法作曲中对节奏控制的若干方式[D]. 申涛.武汉音乐学院 2010
[7]基于OpenMusic的频谱作曲技法研究[D]. 胡书翰.上海音乐学院 2008
[8]计算机音乐时代的“乐器”设计初探[D]. 杨愷.中央音乐学院 2008
[9]计算机音乐制作中电子合成音色的应用研究[D]. 章崇彬.南京艺术学院 2008
[10]硬件DSP系统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制作中的应用初探[D]. 房大磊.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61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61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