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驱傩词“赶五句”民歌的地方属性考索
发布时间:2022-11-03 23:52
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遗书p.2569V驱傩词中有两首极为罕见的唐代"赶五句"民歌,用篇幅长大、节奏急促的"赶句"表达形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鬼怪形象以及各种驱鬼、打鬼手段。本文通过对唐前文献的溯源以及当代"赶五句"民歌的地理分布,论证该"赶五句"民歌具有鲜明的区域音乐属性,不仅是敦煌民间艺人的创造结晶,也是延续了沙州节度使张议潮家族郡望南阳一带的歌唱传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流传在"荆、襄、樊、邓"一带荆楚大地的西曲歌的一种歌唱传统,其渊源还可以上溯到曹魏时期的"昭武舞歌"《安台新福歌》,并据相关资料推断与西汉初年四首一套套曲的"巴渝舞歌"中的第三首有密切关系,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丝绸之路重镇敦煌的交流与融合。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p.2569V(1)驱傩词中的“赶五句”民歌
二、内证:p.2569V驱傩词自身携带的地方属性证据
三、溯源:唐前文献中“赶五句”的地方属性
四、探流:当代民歌中的“赶五句”流传区域
结语
1. 生动形象。
2. 表达充分。
3. 气氛吻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晋时期巴渝舞考述[J]. 马璐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3)
[2]敦煌傩散论[J]. 李正宇. 敦煌研究. 1993(02)
[3]晚唐归义军李氏家族执政史探微[J]. 荣新江. 文献. 1989(03)
[4]也谈张淮深之死[J]. 邓文宽. 敦煌研究. 1988(01)
[5]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权者之更迭[J]. 李永宁. 敦煌研究. 1986(02)
本文编号:3700858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p.2569V(1)驱傩词中的“赶五句”民歌
二、内证:p.2569V驱傩词自身携带的地方属性证据
三、溯源:唐前文献中“赶五句”的地方属性
四、探流:当代民歌中的“赶五句”流传区域
结语
1. 生动形象。
2. 表达充分。
3. 气氛吻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晋时期巴渝舞考述[J]. 马璐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3)
[2]敦煌傩散论[J]. 李正宇. 敦煌研究. 1993(02)
[3]晚唐归义军李氏家族执政史探微[J]. 荣新江. 文献. 1989(03)
[4]也谈张淮深之死[J]. 邓文宽. 敦煌研究. 1988(01)
[5]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权者之更迭[J]. 李永宁. 敦煌研究. 1986(02)
本文编号:3700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70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