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乐器组合看《郑风》“其细已甚”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3 20:13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出使鲁国请观周乐,对所观《风》、《雅》、《颂》乐章作出一一评论,这段乐论对各国的乐褒贬明确,独对《郑》的评价却美中带贬,其中深意耐人寻味。本文在梳理前贤之说的基础上,结合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乐器的独特组合方式这一现象,认为郑乐与同时期其他地区音乐相比而言,高音繁密,旋律节奏更为清越急促,历代有关季札所言"美哉,其细"的学术公案当即此意,而季札的郑乐亡国论应与春秋中晚期原始乐论的萌芽以及礼乐思想的深化有关。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聘礼仪程论季札观乐的性质[J]. 曹胜高.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2)
[2]从上博简《诗论》第23号简看孔子的诗乐思想[J]. 晁福林.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3)
[3]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J]. 王清雷. 文物. 2006(12)
[4]曾侯乙编钟律学研究[J]. 崔宪. 中国音乐学. 1994(01)
[5]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 黄翔鹏. 音乐研究. 1981(01)
博士论文
[1]楚钟研究[D]. 邵晓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本文编号:3700554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聘礼仪程论季札观乐的性质[J]. 曹胜高.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2)
[2]从上博简《诗论》第23号简看孔子的诗乐思想[J]. 晁福林.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3)
[3]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J]. 王清雷. 文物. 2006(12)
[4]曾侯乙编钟律学研究[J]. 崔宪. 中国音乐学. 1994(01)
[5]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 黄翔鹏. 音乐研究. 1981(01)
博士论文
[1]楚钟研究[D]. 邵晓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本文编号:370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7005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