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兴衰动因探究
本文关键词:学堂乐歌兴衰动因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初,学堂乐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随着维新思潮的传播,出现在中国百姓的音乐生活之中,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自学堂乐歌出现后,由于其内容和形式的新颖,很快波及了社会,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种新风尚,因此后来又有“乐歌运动”一说。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学堂乐歌可以说是一场具有启蒙意义的新音乐运动,特别是在社会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方面,显现出它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光辉。本文从“学堂乐歌”的自身角度回顾,勾勒了其在20世纪上半叶发展的主要历程,从而更为理性地审视了这段音乐文化现象的发展特点。首先,从“学堂乐歌”这一音乐实践活动自身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发展加以全面观照,有助于我们删繁就简、更有条理、更为深入地认识与理解这一历史阶段音乐文化发展的逻辑规律及其意义。其次,笔者将从近代文化思潮演变的角度,力图从学堂乐歌“发蒙”、“兴盛”、“衰微”三阶段,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和评价这段中国新音乐启蒙的发展道路。分析学堂乐歌其短暂兴衰历史的发展与嬗变轨迹。在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重新解读学堂乐歌兴衰的历史缘由,对学堂乐歌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展开较系统、深入的梳理与分析,进而以充分的史料来对其兴衰进行尽量严密的论证。最后,总结学堂乐歌在20世纪初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兴衰动因,鉴古而知今。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学堂乐歌 兴衰动因 学校音乐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三、关键词界定9-12
- 四、研究思路12-14
- 第一章“文化自大”与“文化碰撞”——学堂乐歌发蒙动因14-25
- 第一节 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多方面需求14-17
- 一、时局情势所迫14-15
- 二、审美情趣所需15-16
- 三、教育目标所致16-17
- 第二节 维新人士、留日学生、传教士群体的多方面影响17-20
- 一、维新人士的呼吁17-18
- 二、留日学生的提倡18-19
- 三、传教士群体的影响19-20
- 第三节 清末官方学制的认可20-25
- 一、从“诗歌”到“乐歌”20-22
- 二、从“尚武”思想到“乐歌”推广22-23
- 三、乐歌课的日趋独立23-25
- 第二章“文化攀附”与“文化趋同”——学堂乐歌兴盛动因25-34
- 第一节 文化气候与社会生活25-29
- 一、社会主流思潮的驱动25-26
- 二、日本模式的引入26-28
- 三、乐歌运动的社会性普及28-29
- 第二节 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29-32
- 一、留日归国带来的师资29-30
- 二、乐歌教材的纷然涌现30-32
- 第三节 体系基础与制度保证32-34
- 一、从“选修课”到“必修课”32-33
- 二、“乐歌课”的初次转型33-34
- 第三章“文化自省”与“文化自塑”——学堂乐歌衰微动因34-43
- 第一节 乐歌创作步入困境34-37
- 一、学人对音乐教育本质的反思34-35
- 二、学堂乐歌的创作进入瓶颈期35-36
- 三、时局的影响36-37
- 第二节 代表性音乐家的生涯转折37-40
- 一、早期乐歌代表人物的退隐37-38
- 二、学校音乐教育先驱的出现38-40
- 第三节、文化观念与制度的影响40-43
- 一、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冲击40
- 二、音乐教育内容的日趋完善40-41
- 三、从“唱歌科”到“音乐课”的彻底转型41
- 四、从“乐歌运动”到“群众歌咏运动”41-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一、乐歌课程设置演变(1907-1923)47-53
- 附录二、学堂乐歌大事年表53-61
- 后记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荣华;;学堂乐歌研究[J];歌海;2010年03期
2 周琼;关于《癸卯学制》中音乐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震亚;西洋乐理输入探源[J];音乐研究;1990年04期
4 王玫;洋洋西水 淼淼渐进——学堂乐歌的兴起及其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艺华;;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学堂乐歌的产生与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6 穆乐;;译配歌曲的源头——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体制“学堂乐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武艳秋;;浅谈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8 王高飞;;学堂乐歌:西方文化思潮激荡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实践[J];音乐天地;2007年11期
9 韩国璜;清末民初西乐的输入[J];中国音乐;1990年03期
10 朱小田;太平天国音乐文化述论[J];中国音乐学;199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琼;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引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方骞;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学堂乐歌兴衰动因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8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