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中调式的“多重”综合现象——兼论“综合调式”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发布时间:2017-06-14 23:01

  本文关键词:论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中调式的“多重”综合现象——兼论“综合调式”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临安七部》作为21世纪较为重要的华人交响合唱作品,体现了中国五声调式材料的"多重"综合现象。所谓"多重"综合,不仅仅包括了作曲家对于五声性"综合调式"理论的运用与扩展,还包括了"多调性"和"泛调性"特征与"综合调式"的多声部"综合"。本文首先以黎英海"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理论为切入点,对作曲家作品中一些相对简单的"综合调式"旋律进行分析总结;随后又分析了一些用该理论无法解释的较为复杂的八声-十一声"综合调式"现象,其中借鉴了关庆顺的"异宫并联"概念;最后,将"综合调式"在多声部相互综合下所产生的"多调性"和"泛调性"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
【关键词】叶小纲 《临安七部》 综合调式 多重综合 多调性 泛调性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叶小纲五部声乐交响作品之音高结构分析》的一部分,课题编号:W2014257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引言 叶小纲的大型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是叶小纲受杭州市政府委约,创作于2011年的大型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精选了白居易、王昌龄、孟浩然、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和林则徐的诗词,共12篇。其中,第1首白居易的《忆江南》包括三首短词,第三首《采桑子》则集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用泛调性的观点看李斯特的晚期创作[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吴京津;;“泛调性”泛泛谈[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姚恒璐;申克式图表与泛调性现象的剖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赵金虎;宫系旋移类蒙古族传统民歌浅析──兼论北方草原现代风格泛调性十二音序列设计[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王文;略论20世纪音乐的调性观念与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罗铭;;和声的演进:从功能到色彩[J];文学教育(中);2011年03期

7 刘永平;三昧(埙、磬、瑟三重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田刚;;“再现原则”的可塑性[J];音乐创作;2011年06期

9 姜蕾;;简约下的重组整合——赖利《In C》结构特征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方鸿学;;试论音乐的共同性[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乐;“严肃好声音”回归可听性[N];音乐周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良柱;全音阶在调性、泛调性、无调性音乐中的运用[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海东;从调性到泛调性和多调性[D];武汉音乐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临安七部》中调式的“多重”综合现象——兼论“综合调式”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450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