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早期音乐中三和弦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欧洲早期音乐中三和弦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众所周知,欧洲早期复调音乐以音程思维作依托,而后来的主调音乐则以和弦思维作依托,这一转换过程历经数百年才得以完成。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转变?和弦是何时产生的?其产生的前提是什么?这些追问成为本研究的起点。本研究先从中世纪西方教会音乐实践中的旋律入手,考察旋律音程的运用。继而,又考察进入早期复调音乐时期多线性旋律关系中和声音程的运用,提出实践中对三、六度音程的开发是最具关键性的。顺着历史脉络,本文进一步考察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为止的复调音乐,发现三、六度和声音程在早期复调音乐织体中地位渐次提升,并在织体中偶合形成最初的“三和弦”模式。无疑这种模式是基于一种音响审美直感经验的,它与后来才确认的三和弦还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认知距离。因此,本文就当时人们对“三和弦”如何从审美感知过渡到理性驾驭,以及三和弦如何从偶合形态至定型这一过程,作了一种时序梳理,并分别从审美感知和审美观念两个层面上加以阐释。这一历史进程显示,三和弦的形成,是在感性与理性、审美与教条、实践与认知之间交替出现的对峙、妥协、互动、契合的复杂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子项的音乐文化,它总是伴随着与之并存的其他文化因素,在共同的文化生态场域中协同演进的,如建筑、绘画、科学乃至宗教、国际交往等都影响着音乐实践。而自中世纪盛期以来,从多线性复调音乐思维中,衍生、发展出主调音乐所依托的和弦思维,这一历史进程也是在这种或隐或显的复杂关联中完成的。
【关键词】:欧洲早期音乐 三和弦 复调音乐 西方音乐史 基督教音乐
【学位授予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9.1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16
- 一、选题缘起8-9
- 二、课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9-10
- 三、研究取向与方法10-11
- 四、有关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及早期观念11-16
- (一)音程的概念界定及其早期价值观念11-14
- (二)三和弦的概念界定及早期观念14-16
- 第一章 中世纪音乐创作中的音程运用16-59
- 第一节 中世纪圣咏旋律中的音程运用及其音响风格16-30
- 一、圣咏旋律中的音程运用16-25
- (一)以吟诵音为主导18-22
- (二)以级进为主导22-24
- (三)以吟诵音和级进为主导的两者混合所呈现的形态24-25
- 二、圣咏旋律的音响风格25-30
- (一)歌词句式、语气对旋律音程运用的影响26
- (二)以特定旋律音程突出重要的词26-28
- (三)旋律音程运用与场景、气氛的关系28-30
- 第二节 早期复调音乐中和声音程的运用30-59
- 一、平行奥尔加农中纯五度与纯四度和声音程的优先性31-33
- 二、对位旋律中偶合的三度与六度和声音程33-39
- (一)斜向与反向奥尔加农作品个案分析34-36
- (二)华丽奥尔加农个案分析36-39
- 三、12、13 世纪三度与六度和声音程地位的上升39-59
- (一)迪斯康特个案分析40-50
- (二)三声部奥尔加农、经文歌个案分析50-57
- (三)吉美尔复调技法个案分析57-59
- 第二章 从和声经验、和弦感知到和弦观念的确立59-123
- 第一节 14世纪之前复调音乐中的“和弦”——对协和与不协和的体验60-75
- 一、“五八和弦”与“偶合性三和弦”61-65
- 二、终止式中的“六和弦”65-75
- 第二节 14 世纪复调音乐中的偶合性“三和弦”—— 相对协和性被认可75-86
- 一、对位法对三和弦形态写作规则的明确75-78
- 二、马肖作品个案分析78-86
- 第三节 15、16 世纪复调音乐中的和弦形态—从感性接纳到理性确认86-123
- 一、英国、勃艮第音乐家作品中的“和弦”87-103
- 二、法-弗兰德、罗马等地音乐家作品中的“和弦”103-119
- 三、对位法的发展与对三和弦的理性确认119-123
- 第三章 三和弦历史演进的文化生态背景123-143
- 第一节 建筑、绘画与音乐之间艺术观念的互联123-131
- 一、建筑与音乐124-128
- 二、绘画与音乐128-131
- 第二节 物理声学的影响131-135
- 第三节 神学功利与人的艺术审美取向的抵牾与妥协135-143
- 一、神学理性与音乐理性136-138
- 二、基督教音乐实践中的神学主导与音乐游离138-143
- 结语143-145
- 参考文献145-148
- 后记148-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考据钩稽 寻根溯源——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评述[J];人民音乐;2003年09期
2 姜红;;试论中国和欧洲早期启蒙文化的异同[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树才;;空间的变革与欧洲早期的城乡关系——第七届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综述[J];欧洲研究;2011年02期
4 颜雯;;欧洲早期音乐织体的发展[J];音乐大观;2013年10期
5 春枝;;跬步之积,志在千里——评《欧洲早期汉学史》一书[J];国际汉学;2010年01期
6 周寒千;;欧洲早期经文歌中的复调音乐技法[J];艺海;2010年01期
7 王龙;;欧洲早期多声音乐的世俗化进程及其表现[J];齐鲁艺苑;2012年04期
8 姚亚平;;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世纪现代作曲观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段炼;;艺术的真诚[J];艺术·生活;2006年01期
10 叶隽;;回到中西平等对话的原点?——兼论文化关系研究的“学术范式”问题[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悠然;不断进取的戴定澄[N];音乐周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勇;13-15世纪欧洲早期银行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冕;欧洲早期音乐中三和弦的形成[D];星海音乐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欧洲早期音乐中三和弦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45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