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淮南子》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公元前139年,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一部由集体创作的鸿篇巨著《淮南子》它是汉代新道家的理论和实践总结,这部论著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精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遵照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系统性等原则,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等方式,把《淮南子》中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做到有价值的分析和运用。把其中音乐教育的基本史实与发展规律作为出发点,将其放在社会文化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努力揭示音乐教育活动发生变化的社会动因,从对传统文化以批判的继承的角度,总结和揭示音乐教育发展的各种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为今天教育领域中的美育实践服务。《淮南子》对音乐的认识,在许多方面提出了与先秦所没有的新内容。其中对音乐教育思想中有关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人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淮南子》音乐教育思想已大致具有逻辑清晰、体系完整的思想结构:音乐的根本是“无声之乐”具有“道”的属性,其外在表现的本质是“和乐”,指的是具有清静恬愉的自然本性,不为外欲所动之人的音乐。音乐教育追求的是归心反性的精神教育,所以其最终目标是“原心反性”。音乐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在人世道德沦丧后,统治者用以治民、教化,可以调节平衡人因“嗜欲”产生的各种情感,求得心灵的愉快与平和。其实施依据则是主张人性论,要求则是循民情,本民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淮南子》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第一、对当今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包括尊重学生,树立人性论教育观,“因性而教”——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因时施教,注重内容的时代性问题。第二、对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了注重培养音乐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文情理通”——重视音乐的情感教育的特殊性,把握音乐审美特性以及把音乐活动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等问题。第三、结合《淮南子》中礼乐教化的思想,对当今学校音乐教育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淮南子》中注重修身养性并对当今的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淮南子》 音乐教育思想 学校音乐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0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淮南子》基本情况介绍12-15
- 第一节 《淮南子》以及作者的基本介绍12-13
- 第二节 《淮南子》的时代和背景介绍13-15
- 第二章 《淮南子》音乐教育思想研究15-26
- 第一节 音乐教育目标——原心反性15-19
-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因性而教、因性施情19-23
-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内容——礼乐23-26
- 第三章 《淮南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26-42
- 第一节 对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26-33
- 第二节 对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33-36
- 第三节 对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影响36-38
- 第四节 对音乐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38-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附件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静;;孟子的“与民同乐”与“美感共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彭辉;;音乐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与艺术实践渠道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3 彭辉;;培养大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及体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4 刘嘉宁;;高师音乐实践教育架构方式探讨[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5 欧阳宏柳;;浅谈高中歌唱教学中学生自信的建立[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6 张放;;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激发视唱练耳学习动机的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7 孔祥安;;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探微[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容辉;原红蕊;;庄子的“天乐”观——解析《庄子·天运》中“咸池之乐”[J];长城;2009年04期
9 陈志伟;陈明大;;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颜铁军;金顺爱;;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子厚;戴妮娜;夏博雯;;小型古乐厅的声学设计[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姜莱;;音乐反应的生理心理研究文献述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嫒;;浅谈音乐教育与青少年EQ的培养——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看音乐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向迎春;;论音乐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唐海玲;;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基本思想的新动向及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聂巧乐;;如何有效地在音乐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能力[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沛;;音乐教育-音乐心理研究的历史视野和前沿课题-理论背景与研究个案[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沛;秦媛;;音乐学习对4-6岁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对皮亚杰式守恒及音乐守恒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芳;羽调和徵调对恐惧和悲伤情绪减缓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贾木子;民族音乐立体审美从视唱练耳谈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荆晶;以俄罗斯声乐教学为例探索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发展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安琳;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亮;曹东扶古筝艺术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阳;新课程背景下,表现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应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侠;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的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7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51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