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对称”结构原则在威伯恩《交响曲》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7-08-09 09:16

  本文关键词:“对称”结构原则在威伯恩《交响曲》中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威伯恩 对称结构 十二音序列 复调技术 音色技术


【摘要】:威伯恩是20世纪"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这个时期的写作"共性"是需要有新的结构组织原则来重新结构音乐,此特点在音高组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众多的作曲家们喜欢使用自己"个性"的结构方法来创作作品。威伯恩1928年所创作的《交响曲》,无论是在作品整体的结构布局方面,还是在局部中对具体的音高、音色和复调技术的运用方面,都能体现出高度"对称"的结构原则,是一部能够反映出威伯恩创作技术与风格特征的有研究价值的力作。以作品的十二音序列技术、复调技术和音色技术运用等视角,来综合、深入地分析音高与音色要素在作品的整体和局部中所体现出的"对称"结构原则。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
【关键词】威伯恩 对称结构 十二音序列 复调技术 音色技术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引言 威伯恩的《交响曲》(0P.21)':1?,是他在创作中后期完成的_?部演奏时间最长的作品,长达九分钟。这在他众多浓缩了严谨、讲宄的创作技术,并以“短小精炼”著称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这部作品是他受“美国作曲家联 盟”(the American League of Composers)的委托创作 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史密斯·布林多;陆民德;;威伯恩豪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6年02期

2 姚恒璐;威伯恩早期作品中的潜调性关系及其半音组织设计[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周颖;纪念威伯恩[J];人民音乐;1988年02期

4 唐建平;论威伯恩音乐创作思维的微观性及严谨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唐建平;论威伯恩音乐创作思维的微观性及严谨性[J];中国音乐学;1988年03期

6 啸声;威伯恩不协和中的协和与巴赫协和中的不协和[J];音乐艺术;1988年04期

7 丁国爱;;小巧玲珑 独具匠心——浅析威伯恩的作品《歌曲三首》之一[J];科技资讯;2007年03期

8 李丽梅;胡磊;;联系、巩固与预示——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郑英烈;威伯恩的《钢琴变奏曲》第一乐章——序列音乐研究之六[J];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10 ;国外乐讯[J];人民音乐;198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艺;威伯恩晚期两首变奏曲的创作特点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

2 李一;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音乐—音响结构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644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44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