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辛沪光合唱作品音乐本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1:29

  本文关键词:辛沪光合唱作品音乐本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辛沪光 蒙古族 合唱 音乐本体


【摘要】:辛沪光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她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多达一千多部,作品类型繁多,有交响曲、独唱曲、器乐曲与合唱。合唱类型的作品在辛沪光的创作中颇具代表性,辛沪光在青年时代就有很多具有当时时代印记的合唱作品,但在其合唱作品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是带有蒙古族风格或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辛沪光一生经历了多个时代的变迁,她的合唱作品可以展现她所经历的非凡的人生。她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完成了自己的基础学业并开始研习音乐,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大学学习系统学习作曲,毕业后辛沪光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自愿申请到内蒙古工作,自此,辛沪光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音乐创作之路。她深入牧区体验生活,学习蒙文收集蒙古族民间音乐并进行整理改编,提炼蒙古族音乐的精髓融入现代作曲创作技法,她穷尽一生的能量用尽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为蒙古族音乐书写了华丽的篇章。在她生命的最后20年里,她虽身在北京,仍旧心系内蒙古。她虽然不是蒙古族但是蒙古族的音乐情节犹如她的血液一样成为她音乐创作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为蒙古族的音乐的发掘、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辛沪光的创作改编了蒙古族原有的单旋律音乐模式,将蒙古族音乐元素运用到多声部音乐中,发展了带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和声模式。她的创作手法富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但又不拘泥于形式,十分的富有变化力,以传统创作手法为纲,又不断的利用不同创作手法的融合去冲决传统技法,但从未打破传统的作曲框架。她的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位作曲者学习。辛沪光以自已的创作经历启示了现代音乐人如何继承传统音乐进而如何去发展传统音乐的思路,辛沪光是音乐道路上的开拓者也是音乐方向的领路人。本人以这篇论文,向已经逝去的辛沪光先生致敬,以表达对她的赞颂,她对民族音乐的贡献,后人将铭记于心。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概括了辛沪光艺术生涯,分别介绍作曲家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以及经历时代变迁的心理变化和蒙古族历史文化对她的影响这几方面。第二章,将辛沪光的合唱作品按照音乐创作主题和声部特点进行分类比较,有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改编作品又包括创作歌曲改编类和民歌改编类。第三章,分析辛沪光的合唱作品,主要从和声特点、调性布局、复调技法和曲式特点入手,着重分析辛沪光合唱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特之处。第四章,辛沪光合唱作品的创作手法上对人声的开拓以及运用象声词与音乐的融合增强音乐的立体效果。本文最后总结了辛沪光的创作特征以及时代的变迁赋予辛沪光独特的创作心路历程,进而也总结出为什么要对辛沪光的合唱作品进行研究和综述前文在进行一系列对其作品的剖析所得出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所在。
【关键词】:辛沪光 蒙古族 合唱 音乐本体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6.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4
  • (一) 选题缘由11-12
  • (二) 研究现状12
  • (三) 研究意义12-13
  • (四) 研究方法13-14
  • 一. 辛沪光艺术成就概述14-19
  • (一) 艺术生涯简介14
  • (二) 艺术创作源动力14-19
  • 1. 作曲家与社会环境15-16
  • 2. 作曲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及心理16-19
  • 二. 辛沪光合唱作品分类19-27
  • (一) 依据主题分类19-24
  • 1. 原创类19-21
  • 2. 创作歌曲改编类21-22
  • 3. 民歌改编类22-24
  • (二) 依据声部分类24-27
  • 1. 混声作品24-26
  • 2. 同声作品26-27
  • 三. 辛沪光合唱作品分析27-48
  • (一) 辛沪光合唱作品调性布局及和声应用27-33
  • 1. 调性布局27
  • 2. 和声分析及应用特点27-33
  • (二) 辛沪光合唱作品声部间复调技法运用33-42
  • 1. 模仿复调33-37
  • 2. 对比复调37-42
  • (三) 辛沪光合唱作品曲式结构分析42-47
  • 1. 两段式42-44
  • 2. 三段式44-45
  • 3. 变奏曲式45-47
  • (四) 辛沪光合唱作品整体风格47-48
  • 四. 辛沪光合唱作品创新点研究48-63
  • (一) 辛沪光合唱作品人声器乐化写作48-54
  • 1. 人声合唱音响模仿器乐交响音响49-51
  • 2. 人声演唱技巧模仿器乐演奏技法51-54
  • (二) 辛沪光合唱作品象声词运用54-59
  • 1. 模仿动物54-57
  • 2. 衬词类57-59
  • (三) 辛沪光合唱作品特征性节奏59-63
  • 1. 诺古拉式节奏59-61
  • 2. 走马式节奏61-63
  • 结语 辛沪光合唱作品分析现实意义及研究价值63-66
  • (一) 辛沪光合唱作品个人特点与时代特征63-64
  • (二) 辛沪光合唱作品分析现实意义及研究价值64-66
  • 参考文献66-67
  • 附录67-69
  • 致谢69-71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发表的学术论文71
  • (一) 课题71
  • (二) 论文71


本文编号:647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47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