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唐声诗》:声诗理论的创建与曲学畛域的开拓

发布时间:2017-08-12 10:09

  本文关键词:《唐声诗》:声诗理论的创建与曲学畛域的开拓


  更多相关文章: 任中敏 《唐声诗》 声诗理论 曲学畛域


【摘要】:任中敏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声诗理论并花费了巨大精力取得卓越成就的曲学家。他的《唐声诗》考证了声诗概念的最早出现,追溯了声诗形成的历史源流,界定了声诗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声诗之主体为齐言,从章(解)、片段、联章、字句、叶韵、平仄诸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特征,揭示了声诗与歌唱、舞蹈的关系,辨析了声诗跟大曲、长短句辞、杂歌、杂吟与不属于此四类的其他文艺形态的异同。他的依据除了唐代文献著录的关于声诗合乐的各种材料,还从宋金元明清以及近代文献搜集了许多相关记载作为旁证,不仅把声诗本身弄清楚了,而且证明了自古以来诗与音乐不曾割裂的铁的事实。作为一个标尺,声诗理论的确立,使曲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宽阔开放景象,让后世渐渐认识到南北曲之外的声诗也是一支数量庞大、底蕴厚重的充满生气的曲体之歌。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任中敏 《唐声诗》 声诗理论 曲学畛域
【基金】: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曲学史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ZW021)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唐声诗》上下编,前有著者写的“唐声诗上下编简介”、“唐声诗总说”、“弁言”。“唐声诗上下编简介”指出此著是综合研究探讨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实况,主要断代在唐,并联系了五代,认为声诗的特点是齐言体,既与唐曲子、大曲内之杂言不同,也与六朝乐府、宋词之齐言不同。上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晓霭;;“乐府声诗并著”“正解”商榷[J];中国音乐学;2013年01期

2 吴白S ;;献诗[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78年02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661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61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