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笛曲《早晨》的艺术特点以及在笛乐发展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7-08-13 01:37

  本文关键词:论笛曲《早晨》的艺术特点以及在笛乐发展中的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赵松庭 笛曲 《早晨》


【摘要】:赵松庭,著名的民族音乐家,浙派竹笛艺术的创始人,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浙江人,九岁开始学习竹笛。他大部分时间在制作笛子和研究乐器声学,并且首创了竹笛中循环换气的方法。研究出了L型倍低音大笛、排笛等。他的创作曲目《早晨》中,悠长平稳的气息和快速而又灵活的指法相结合,塑造出炫技而又流畅的音乐形象。在本文中,笔者对赵松庭的艺术生涯做了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并对赵松庭笛曲《早晨》创作背景以及南北融合的演奏风格做了分析与阐述。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赵松庭 笛曲 《早晨》
【分类号】:J632.11
【正文快照】: 一、《早晨》的创作源起 赵松庭9岁学习竹笛,13岁就能吹奏婺剧中的许多曲调,所以有着深厚的昆曲、浙江婺剧等戏曲音乐功底。赵松庭于1949年顺利考入部队文工团,后跟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的战场上与刘管乐先生相识。刘管乐先生作为北派竹笛风格的代表人物,赵松庭在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铭;竹笛龙吟第一声——怀念“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J];浙江档案;2002年06期

2 ;赵松庭[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鸿玮;春天早晨的赞歌──赵松庭的笛曲《早晨》赏析[J];乐器;1997年03期

4 卢竹音;笛魂长留我心间——缅怀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先生[J];人民音乐;2002年05期

5 曹星;千古绝笛笛犹新 幽兰逢春春常在——追忆和赵松庭先生的患难之交[J];人民音乐;2002年05期

6 蒋国基;赵松庭笛曲赏析(四)[J];乐器;2002年09期

7 戴亚;深切缅怀恩师——写于赵松庭大师逝世两周年[J];人民音乐;2003年11期

8 靳卯君;;前途坎坷 历劫常新——介绍笛子艺术家赵松庭[J];音乐爱好者;1980年04期

9 肖舟;赵松庭讲“笛子古今谈”[J];中国音乐;1982年01期

10 ;赵松庭先生在京津内蒙举办笛子艺术学术讲座[J];乐器;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维良;我与恩师赵松庭的竹笛情[N];中国艺术报;2003年

2 记者 王莹;首部研究中国数千年箫笛史专著问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芳强;南北风格交融的典范之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

2 廖喜恩;赵松庭笛曲中的婺R囉肱杀鸱绺裉教諿D];中央音乐学院;2014年

3 王鲁光;赵松庭竹笛艺术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4 陶冶;赵派宗师赵松庭笛子艺术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5 陈岚;论赵松庭五首笛曲的音乐特色及演奏体会[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64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64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