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艺术嗓音的训练方法
本文关键词:浅谈声乐艺术嗓音的训练方法
【摘要】: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动力的来源,是根基,是提高歌唱艺术感染力,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环节,更是关系我国声乐艺术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嗓音科学的角度分析歌唱发声训练方法的生理机能状态以及对于声乐演唱的诸多益处,以求为声乐学习者们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咽音 美声 嗓音训练
【分类号】:J616.2
【正文快照】: 声乐这门至少和人类文化一样久远的艺术,其学说之纷纭,观点之混乱,恐怕没有任何其它艺术能与它相比了。为了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提高声乐艺术水平,我们应该广开眼界,吸收世界各国声乐学派的精华为我所用,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他们的发声方法及所采用的训练手段。我们所看到的一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凡;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与建构略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郑彤;浅说声乐艺术中的“字正”与“腔圆”[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3 田丁;声乐艺术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构想——也论建立当代声乐艺术科学理论体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8期
4 于有荣;论声乐艺术中的声音与情感[J];艺术交流;2002年01期
5 刘莉;谈声乐艺术的表现[J];美与时代;2003年02期
6 王忠;我国宋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J];齐鲁艺苑;2003年01期
7 张晓农;声乐艺术之多元文化符号解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赵群英;现代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9 张冠宇;浅谈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年Z4期
10 黄春蕾;声乐艺术审美论[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王凡;;声乐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周建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王丽艳;;浅谈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3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4 王林;耄耋之年再现昔日辉煌[N];华夏时报;2002年
5 杨阳;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N];音乐周报;2014年
6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李松;民族声乐的“我是谁”之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谷雨;沉浸在声乐教学的海洋里乐不思蜀[N];音乐生活报;2010年
8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董保延;融合云南元素 彰显民族特色[N];云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丁涛;专家评委深情赞贵州[N];贵阳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勇;建国以来我国声乐艺术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华;文化视角下的声乐艺术[D];山西大学;2005年
3 李艳秋;试论声乐艺术的审美异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姣姣;论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应用[D];郑州大学;2015年
5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姜源远;东方哲学与声乐艺术[D];山东大学;2009年
7 柳静;论声乐美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睿;接受美学视阈下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周沫;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10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6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6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