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唱名法问题
本文关键词:探索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唱名法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视唱练耳 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 柯达伊唱名法
【摘要】:唱名法是视唱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侧面也影响着我们的听觉发展,决定着我们用何种音乐思维进行思考,用何种角度理解音乐。一直以来,针对有关唱名法的问题学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哪种唱名法更科学,应该使用哪种唱名法更为合理成为了核心问题,但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因此本论文的目的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一备受争议的问题——如何选择唱名法,如何更合理的进行唱名法教学,其次针对如何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唱名法的选择进行初步阐述。.通过对该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研读,对三种唱名法有了初步了解。根据比较三种唱名法、调查每种唱名法的使用群体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并通过把本论文基本的论点和教学方法初步对学生进行实验,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来完善教学法方面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论文针对如何选择唱名法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针对如何更合理的进行唱名法教学列举出了大量的教学实例,从音程和弦、旋律和视唱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实例的说明使大家能够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唱名法教学的过程。并通过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调查分析,初步得出应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本论文从实践出发,以介绍三种唱名法的历史起源、阐述三种唱名法的特点、比较三种唱名法的利弊为基础,以三种唱名法各自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为佐证,通过教学实践论证应该如何进行唱名法教学,对其论点做了教学尝试得到了初步的教学经验,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逐一阐述,得出应该把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柯达伊视唱体系唱名法(简称柯达伊唱名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专业的要求、学生听觉类型以及唱名法的客观要求,以一种唱名法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情况学习其他种唱名法的结论。把选择唱名法的权利交给学生,进行细致的分班,老师才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在对三种唱名法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看到只用一种唱名法的不足,并且希望能够激发学者们探究多种唱名法教学的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的学习,全面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视唱练耳 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 柯达伊唱名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3.1-4
【目录】:
- 论文摘要4-7
- 绪论7-9
- 第一章 三种唱名法的起源9-14
- 第一节 固定唱名法的起源10-11
- 第二节 首调唱名法的起源11
- 第三节 柯达伊唱名法的起源11-14
- 第二章 三种唱名法特点与比较14-20
- 第一节 三种唱名法的特点14-16
- 一、固定唱名法特点14
- 二、首调唱名法特点14
- 三、柯达伊唱名法的特点14-16
- 第二节 固定唱名法与柯达伊唱名法比较16-17
- 第三节 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比较17-18
- 第四节 柯达伊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比较18-20
- 第三章 三种唱名法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20-26
- 第一节 固定唱名法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20-22
- 一、专业艺术院校21
- 二、综合大学师范学校21-22
- 三、社会团体22
- 四、中小学22
- 第二节 首调唱名法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22-24
- 一、专业艺术学院23
- 二、综合大学师范院校23
- 三、社会团体23-24
- 四、中小学24
- 第三节 柯达伊唱名法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24-26
- 一、专业艺术院校25
- 二、综合大学师范学院25
- 三、社会团体25
- 四、中小学25-26
- 第四章 对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法问题的思考26-37
- 第一节 关于唱名法的观点及存在的不足26-28
- 一、我国音乐界关于唱名法问题的主要观点26-27
- 二、唱名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27-28
- 第二节 如何选择唱名法28-30
- 一、根据学生自身情况28-29
- 二、根据唱名法的客观要求29-30
- 第三节 三种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30-34
- 一、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结合30-33
- 二、柯达伊视唱体系唱名法与另两种唱名法结合33-34
- 三、所使用的教材34
- 第四节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34-37
- 一、民乐、管乐专业35
- 二、声乐专业35-36
- 三、钢琴、弦乐、作曲、指挥专业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39
- 附录39-41
- 附录一39-40
- 附录二40-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龙;谈两种唱名法在音乐领域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赵戈非;谈视唱的两种唱名法及其教学[J];艺术交流;2001年04期
3 张炜;;感知音乐的不同方式与观念──两种唱名法的比较[J];艺术教育;2008年06期
4 李宁;;近代关于两种唱名法的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莹;;浅析我国唱名法的选择与应用现状[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6 于璐;;试论唱名法[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7 陈治;;走出“唱名法之争”的误区[J];黄河之声;2012年16期
8 王光耀;;从多种文化改革的成败佐证唱名法改革的可行性前景——由唱名法改革推广所引发的再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赵轶平;;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3年06期
10 ;唱名法[J];人民音乐;195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超;关于唱名法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畔;探索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唱名法问题[D];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
3 李晓旭;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殷英;论专业音乐教育中唱名法的演变及发展趋势[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丽娜;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菲;高师视唱教学唱名法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明;高师视唱教学“唱名法”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温亮宇;音高感及其与调性感关系新探[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杨林;流行音乐专业方向视唱练耳课的特殊问题及教学设想[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691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9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