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节日文化视野下维吾尔族纳格拉鼓吹乐调查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麦麦提托合提鼓吹乐班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0 14:30

  本文关键词:节日文化视野下维吾尔族纳格拉鼓吹乐调查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麦麦提托合提鼓吹乐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新疆喀什地区 纳格拉鼓吹乐 节日文化 传承变迁


【摘要】: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实地调查为基础,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概述纳格拉鼓在维吾尔节日中的运用情况基础上,以新疆喀什麦麦提托合提·亚合甫鼓乐班为例,详尽记述了纳格拉鼓吹乐班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情况,分析了节日文化下维吾尔纳格拉鼓吹乐的变迁,以期对继承和发扬维吾尔传统音乐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新疆喀什地区 纳格拉鼓吹乐 节日文化 传承变迁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维吾尔文化视野下的纳格拉鼓研究”(项目编号:11YJA76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引言 纳格拉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膜鸣打击乐器,其形制可概括为同时使用的一对碗状或锅状鼓。鼓框体由木制、陶制或金属制成,鼓膜由动物的皮革制成,用两根略带弯曲的木棍敲击。在不同的地区,纳格拉鼓运用于不同的宗教活动或世俗节日活动中,展现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锋;;20世纪末的中国鼓吹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孙长文;;浅谈邹城“平派”鼓吹乐[J];戏剧丛刊;2010年04期

3 ;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J];中国音乐;1995年04期

4 李夏;;辽宁与山东汉族民间鼓吹乐比较[J];北方音乐;2013年11期

5 陈四海;;浅谈鼓吹乐[J];音乐世界;1987年06期

6 张振涛;北乐与南乐——鼓吹乐的两个乐部[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7 项阳;乐户与鼓吹乐[J];文艺研究;2001年05期

8 董波;说说鼓吹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冯建志;从汉画像看鼓吹乐的形态特征及功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牛玉新;山东鼓吹乐及其在民间风俗仪式中的作用[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邢兆远;鲁南“平派鼓吹乐”勃发生机[N];光明日报;2009年

2 韩杲;话说民间鼓吹乐[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孙敏;从洛阳乐舞陶俑看鼓吹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杜莹;民间传统的现在时[N];音乐周报;2004年

5 张振涛;当绣花手变成乐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洪鑫;胶州民间鼓吹乐手徐百乾及其音乐活动之调查与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孙云;礼非乐不行 乐非礼不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雨琴;南朝鼓吹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周方圆;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孙小文;河南省新蔡县鼓吹乐班考察报告[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晨宇;丧葬礼俗中的鼓吹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胡倩;论唐代鼓吹乐的兴盛[D];温州大学;2013年

8 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王晨晨;鲁西南嘉祥县伊氏鼓吹班社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鲁彦;山东鼓吹乐文献及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7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07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