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民族音乐《林冲夜奔》的接受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3:20

  本文关键词:民族音乐《林冲夜奔》的接受美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接受美学 民族音乐 音乐审美 《林冲夜奔》 “听众中心”论


【摘要】:《林冲夜奔》是著名的扬琴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教育家项祖华在1984年创作完成的大型扬琴独奏作品,是一首有标题并且将戏剧情节当作背景,内容比较抽象的器乐曲。论文通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作品创作过程、演奏过程、接受过程进行研究,阐述其全新的民族音乐创作构思的模式,强调以演奏者为纽带、以观众为中心的主题思想,挖掘不同于传统民族音乐曲目的演奏手法,结合自身演奏实践,对乐曲进行解读,从而推论出接受美学理论用于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及表演的可行性,进而探究如运用“听众中心”论从全新的角度更好的指引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关键词】:接受美学 民族音乐 音乐审美 《林冲夜奔》 “听众中心”论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研究背景7-12
  • 1、接受美学基本观点概述7-9
  • 2、民族音乐《林冲夜奔》概述9-10
  • 3、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研究目的12
  • 2、研究意义12-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1、文献研究法13
  • 2、案例研究法13-14
  • 第一章 特殊的作者、文本和接受者14-23
  • 第一节 文学中的作者、文本和接受者14-16
  • 第二节 民族音乐作品中表演者的纽带作用16-18
  • 第三节 音乐作品的多次再创造18-21
  • 第四节 引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民族音乐艺术的可行性论证21-23
  • 第二章 《林冲夜奔》中接受美学理论的体现23-43
  •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建立与发展23-25
  • 第二节 《林冲夜奔》中的期待视野与视野重合25-33
  • 第三节 《林冲夜奔》中”隐含的读者”33-36
  • 第四节“否定”与“空白”在《林冲夜奔》中的表现36-37
  • 第五节 以“听众为中心”看作曲家、音乐作品、表演者、欣赏者四者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关系37-43
  • 第三章 接受美学理论对民族音乐研究的启示43-53
  • 第一节 个体在音乐接受过程中的异同43-45
  • 一、人们在音乐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共同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43-44
  • 二、音乐欣赏过程中个体接受情况的异同44-45
  • 第二节 从音乐的本质看个体在音乐接受过程中的异同45-49
  • 一、音乐的审美本质.46-47
  • 二、音乐的特殊性47-49
  • 第三节 接受美学引入民族音乐研究的意义49-53
  • 一、民族音乐接受主客体的辨证关系49-51
  • 二、充分利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民族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有着重要的意义51-53
  • 结语53-55
  • 注释55-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雪君谈《林冲夜奔》[J];乐器;2002年03期

2 史承武;;《林冲夜奔》创作随想[J];美术大观;1996年06期

3 朱清强;;《林冲夜奔》教学体验谈[J];戏曲艺术;2006年02期

4 万瑜;;演《林冲夜奔》难在哪里?[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5 李艳;;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特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6 ;与林冲夜奔[J];西湖;2005年09期

7 张静嘉;;古筝名曲《林冲夜奔》赏析[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8 夏源;;弹《林冲夜奔》的感受及技巧处理[J];民族音乐;2010年02期

9 陈俏湄;;“林冲夜奔”改编的三部剧本比较谈[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何慧;;赏析中国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J];广播歌选;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乌丽吉;扬琴曲《林冲夜奔》演奏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2 崔岩;民族音乐《林冲夜奔》的接受美学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3 刘恒;浅论《宝剑记·林冲夜奔》的演变和表演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张力群;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5 马晟皓;浅谈《林冲夜奔》中昆曲音乐元素的应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734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34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