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美声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美声教学模式,研究
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建于1862年,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学府之一。笔者于1999至2005年在该院系统学习了俄罗斯的音乐文化、美声演唱与教学方法,圆满修完了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各类课程。留学期间,深受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深谙该院美声演唱技巧和教学模式的精髓主旨,现将他山之石引荐国人,以飨读者。(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圣彼得堡音乐院”)
一、圣彼得堡音乐院声乐教学
法则源于意大利正统美声学派
当今,中国美声界部分同仁提及俄罗斯美声,认为其自成一派,并有别于正统意大利美声学派,此意偏颇。早在18世纪初叶,意大利美声教学已俨然分成两派:波伦亚学派①和拿波里学派②。直至19世纪,加尔西亚父子③集两派之所长成为教学界之翘楚,培养了一批美声歌唱家及教育家。其弟子卡米罗·爱威拉第④和多多诺夫⑤即是俄罗斯美声教学的启蒙者。此二人培育出一大批俄罗斯学生,而这批学生则把正统意大利美声唱法带到了俄罗斯。
今美声唱法之声乐理论仍衍承加尔西亚理论旧统,本质上无改动。但世界各国在其传承中,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人种、文化之别,渐次形成美声唱法的各种风格。俄罗斯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趋,在教学上倾向发展人声技巧之所极,在共鸣腔体上寻求更大张力,由此产生俄罗斯独特的中低音美声。曾有学者问中国美声教学的启蒙者苏石林(曾于1914—1917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习):“你的唱法与教学可否是俄罗斯学派?”苏石林答曰:“我教的是在俄罗斯的意大利派。”⑥由此来看,俄罗斯美声唱法在技巧、声乐理论上并无多大创造与改进,更无俄罗斯学派之说。如果真要附会地讲有俄罗斯声乐学派的话,那也是源自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为俄罗斯声乐界打造了适合他们展示声音技巧的经典作品。
二、圣彼得堡音乐院美声
教学模式
俄罗斯版图虽横跨欧亚大陆,但它的确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与西方无异。俄罗斯在美声唱法的学习、发展、研究中均带有西方文化的重理论、重程序、重标准化的特点。
(一)重视美声理论的研究
圣彼得堡音乐院有世界上各时期最权威且最具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的译本。第一部美声歌唱方法译作早在1805年出版,⑦著名阉伶歌唱家托西的《观点》、加尔西亚的《歌唱论文大全》也均有译本。直至今日,俄罗斯国内仍著有诸多研究美声理论的书籍,如2006年圣彼得堡音乐出版社出版,普卢尼考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Плужников)著的《加尔西亚家族的声乐意见》一书。此书对加尔西亚的美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有关当今俄罗斯美声教学急需改善的意见。这些研究在俄罗斯国内有很大影响,对声乐界了解美声唱法之精髓,辨别歌唱的现象与本质、内感与外感均有理论指导作用。笔者在学习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俄译专著,对世界各地美声教学理论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更对圣彼得堡音乐院大量收集、整理文献之举大为钦佩。
在研究外来美声理论文献的同时,圣彼得堡音乐院声乐教师在实践中也都比较善于运用美声理论来教学。他们的声乐教师很少运用我国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比拟手法和感觉手法。比如关于“共鸣”的教学,教师认为首先必须做好口腔共鸣(上唇声音安放点),再打开喉咙连接胸腔产生胸腔共鸣,而所谓的头腔共鸣只要找到上唇的声音安放点,即所有高音区的音色就已经存在。声乐教师在教授这些歌唱技法时,会恰当引入一些他们认为可以辅助教学的理论,如兰皮尔第的理论:“共鸣不过是放射法则的作用,不是生理上的力,它被控制在嘴唇上”⑧;美国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的研究——“头腔中的实际音响共鸣,对生理发出的良好音质如有任何重要性也是极微小的”⑨等声乐理论。由于有这些被奉为经典的声乐理论的有力支撑,老师从不会牵强地要求学生硬去找头腔共鸣,而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找到口腔中声音的安放位置。在学生进入大二或大三阶段,专业教师会建议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相关的声乐理论书籍,以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与自己的艺术实践达到相对的统一。尽管教学上十分重视理论,但教师上课时也并非一味的说教,而是把声乐理论知识非常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教学环节中。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程序化要求
1.课堂整体教学内容的程序化
圣彼得堡音乐院教师在上课步骤上亦有严格的程序,均以哼鸣—练声—练声曲—歌曲为序,不可随意删减。不论学生年级高低、技术优劣,均须按此程序进行课堂教学。他们认为哼鸣是歌唱的本质和核心,所有歌唱技巧的核心技术都蕴藏在哼鸣之中,它主要以练习气息、声带闭合、声音安放点为目的。练声部分则主要以开口音练习为主,练习声音在腔体里的安放。而练声曲则练习纯声乐的表现,一是与钢琴伴奏的配合,二是训练歌唱旋律和节奏。最后的歌曲部分则主要练习各个时代风格的把握,曲目的选择遵循古典—浪漫—民族—歌剧的顺序,不能随意跳跃、选择,除非初学者技巧未达到歌曲演唱要求则可省略歌曲部分。因此,圣彼得堡音乐院课堂教学的严格程序性是以技术训练的环环相扣为根本的。
2.练声部分技术进阶的程序化
圣彼得堡音乐院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化。声乐教学也是处处有章可循,每一个步骤都必须遵守教学程序。他们有严谨的练声教材作教学指导,练声时基本按照《格林卡练声曲》中讲述的理论步骤进行教学。在练声技术进阶方面,男声(大号女声)以哼鸣—开口音—闭口音为序,女声则以哼鸣—闭口音—开口音为序。他们对于初入校的学生有严格的要求,练声时音域基本不会超过一个八度,所唱练声曲也不强调渐强减弱的处理。练声的音程进阶,首先以三度为始,在三度之内分别进行级进、长时值、跳进和装饰音练习。待其三度内技术掌握熟练后方可进行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内的练习。在每个音程内均以级进、长时值、跳进、装饰音分别练习,以此类推。
3.拓展音域的程序化
圣彼得堡音乐院在拓展音域方面,尤其注重音高的稳定性。通常拓展一个半音需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待其技术状态的各个层面(气息、腔体、声音安放点、音区统一等)均达到标准并稳定时,方能练下一个音高。比如:学生目前的极限音高是“E”,老师认为学生演唱的这个音已经非常稳定了,均能达到上述技术状态各个层面的所有要求,才可开始练下一个音高“E”这个音。每升高一个半音,演唱者身体内的发力状态都会随之变化,故学生刚开始拓展一个新的音高时,其气息、腔体、声音安放点及音区统一等所有技术都将随之变动。因此,老师必须花足够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让学生达到这个音高的肌肉记忆,从而确保其具备这个音高所应具有的稳定技术。
圣彼得堡音乐院经过近150年的发展,在教学上可谓是日趋完善,这种按照程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基本功得到扎实、稳健的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大家都严格按照这种法则进行教与学,也打消了个别学生急功近利的想法。
(三)强调学生歌唱技术的量化要求
圣彼得堡音乐院声乐课堂教学除了上述的严格程序外,教学中还对学生有更细致的要求,那就是对学生掌握歌唱技术的量化要求。
1.对学生掌握美声技术的适度化要求
由于圣彼得堡音乐院的声乐教师大部分都是歌剧演员出身的,可谓是“唱而优则教”的声乐专家,对歌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了如指掌。因此,在教学中他们都会凭借自己身经百战的功力,准确衡量出学生歌唱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对学生的技术要求并非千人一声,而是对美声技术的适度化、标准化要求。比如声带闭合程度的标准化、打开腔体程度的标准化、声音走向的绝对化等等。当然,他们衡量学生声带的闭合程度和腔体打开的程度并非借助仪器,也不是通过学院医疗室检查声带闭合情况而定,而是教师凭借自己的敏锐听辨力来准确判断,然后要求学生达到正确的技术状态,并记住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声音,无论练声或唱歌,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必须要用这种开合度完成声乐教学的任务。这种标准化的要求自始至终贯穿于声乐教学,而且这种标准化的要求是整个学院内的每个老师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技术法则。当然,因为人的胖瘦高矮、声带的长短粗细各异,即使在标准化的技术状态下产生的效果也是千人千声。
本文编号:9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