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软槌锣鼓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8:22
本文关键词:万荣软槌锣鼓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万荣软槌锣鼓 形成因素 传承人 传承方式的变迁 社会功能
【摘要】:万荣软槌锣鼓,以“钹大”、“锣重”、“槌软”三大特色在中国传统锣鼓打击乐中独树一帜。本文运用民俗学原理,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万荣软槌锣鼓的产生、历史沿革,传承人、传承方式的变迁、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本文着重探讨分析了万荣软槌锣鼓传承方面的内容,首先分析了软槌锣鼓“传承人”,通过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之间的竞争等方面,反映出软槌锣鼓传承人的现状,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成功申请将对软槌锣鼓传承人提出更高要求。其次。对软槌锣鼓传承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本文概括为自发习得、家庭传承、师徒传承三个大类。并对上述传承方式在新时期的变化做出判断。这里包括传承主体变化、传承理念的更新、教授技艺的变化等方面。传承方式变化必定引起社会功能的调整,最后本文主要探究了软槌锣鼓近些年来社会功能的变化:教化功能逐渐淡化,娱乐竞技功能被赋予新时代的特色。是软槌锣鼓社会功能变化的两个重要轨迹。 本文最后对软槌锣鼓的发展做出展望。希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万荣软槌锣鼓不要丢失自己传统的精华,保留传统的锣鼓技艺,承接新的社会内涵,才是万荣软槌锣鼓发展下去的内在推动力,
【关键词】:万荣软槌锣鼓 形成因素 传承人 传承方式的变迁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2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8-9
- 1.2 研究综述9-10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0-12
- 2 万荣软槌锣鼓概述12-22
- 2.1 万荣软槌锣鼓的自身特色12-14
- 2.2 万荣软槌锣鼓产生的背景14-22
- 2.2.1 万荣软槌锣鼓产生的地理环境15-16
- 2.2.2 历史传说视域中的万荣软槌锣鼓16-18
- 2.2.3 万荣软槌锣鼓产生中的祭祀丧葬因素18-22
- 3 万荣软槌锣鼓的传承人22-28
- 3.1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人的认定22
- 3.2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人之间的竞争22-25
- 3.3 非遗视角下对万荣软槌锣鼓传承人的重新审视25-28
- 4 万荣软槌锣鼓的传承方式28-40
- 4.1 万荣软槌锣鼓技艺的传承方式28-30
- 4.2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方式的变化30-40
- 4.2.1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主体的变化30-33
- 4.2.2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理念的更新33-34
- 4.2.3 万荣软槌锣鼓技艺传授方式的改变34-35
- 4.2.4 锣鼓表演方式及道具传承的变化35-40
- 5 万荣软槌锣鼓传承中社会功能的转变40-44
- 5.1 万荣软槌锣鼓教化控制功能淡出视线40
- 5.2 万荣软槌锣鼓娱乐竞技功能具有新内涵40-44
- 6 万荣软槌锣鼓小结与思考44-46
- 致谢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年01期
2 封富;;江津楹联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代际传播状况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董祖斌;;关于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J];清江论坛;2008年03期
4 赵越;逯灏;;绛州锣鼓文化探源[J];沧桑;2013年03期
5 韩起祥;;浅谈山西锣鼓[J];黄河之声;2007年03期
6 韩起祥;;山西锣鼓20年[J];黄河之声;2007年04期
7 戴宁;中国打击乐研究──古代鼓的起源与分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程天健;鼓史浅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9 邢野;北方鼓与鼓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J];民俗研究;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918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1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