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五河民歌对《诗经》的借鉴与继承

发布时间:2017-10-02 08:35

  本文关键词:论五河民歌对《诗经》的借鉴与继承


  更多相关文章: 五河民歌 《诗经》 写实主义 写作手法 借鉴与继承


【摘要】:通过典型案例对五河民歌进行分析,从思想传统、写实主义的直接借鉴、写作手法的模仿等方面与《诗经》加以比较,分析五河民歌对《诗经》的借鉴与继承,探究五河民歌产生的最初源流。
【作者单位】: 蚌埠学院;
【关键词】五河民歌 《诗经》 写实主义 写作手法 借鉴与继承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5A400) 安徽省社科规划办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HSK11-12D198)
【分类号】:I207.22;J607
【正文快照】: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典型的民歌形式(民间歌谣)一般认为是《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流传于西周时期开始的多个地区、500多年间的民间歌谣。十五国风采自不同的地域,歌谣曲调多出自民间百姓之手,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对美好爱情的祈望,歌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玲;;福克纳的多视角写作手法与立体派[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2 肖燕;;从老舍的《猫》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J];芒种;2013年08期

3 吴克非;;试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的写作手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但汉源;;英汉翻译中言事连人技法的运用[J];福建外语;1993年Z2期

5 孟燕只;张小艳;;Going Home一文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谢四箴;虚实相生:俏皮的写作手法[J];阅读与写作;1994年08期

7 凌光艺;文字的迷宫 迭起的悬念——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写作手法解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吴齐;;分析《一小时的故事》的写作手法及其故事主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4期

9 李丹;;《第二十二条军规》讽刺写作手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2期

10 ;短讯[J];读书;198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楣;;诗性语言的历史叙事与话语的权力制约——《欧洲中心》的主题与写作手法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晔;新闻写作的新趋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2 记者 冯永锋;《选择你的冒险历程》让你“演故事”[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张巨睿;读自己的故事[N];中国邮政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s,

本文编号:958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58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