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瑞歌词十二首品评
本文关键词:曾宪瑞歌词十二首品评
更多相关文章: 歌词创作 中国当代 意象 桂林 天人合一 未来 相约 绿色 故乡 心灵
【摘要】:正在当代词坛,提起曾宪瑞先生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先生从18岁开始写诗,留下一本诗集《蓓蕾集》,35岁转入歌词创作,先后出版了七部歌词集《心中的歌》、《南方三月天》、《旅情》、《爱的风景线》、《相约未来》、《桂林之恋》和《今夜心曲》,以及三部由他作词的歌曲集《祖国恋》、《美丽的白莲》和《山水情》。时乐蒙、施光南、谷建芬、徐沛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关键词】: 歌词创作 中国当代 意象 桂林 天人合一 未来 相约 绿色 故乡 心灵
【分类号】:I207.25;J614.9
【正文快照】: 在当代词坛,提起曾宪瑞先生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先生从18岁开始写诗,留下一本诗集《蓓蕾集》,35岁转入歌词创作,先后出版了七部歌词集《心中的歌》、《南方三月天》、《旅情》、《爱的风景线》、《相约未来》、《桂林之恋》和《今夜心曲》,以及三部由他作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评选落下帷幕——我省吉狄马加、阿尔丁夫·翼人两位诗人获殊荣[J];群文天地;2011年01期
2 李汉超;;农民命运的形象写照——田禾的诗《土碗》赏析[J];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年03期
3 冯日乾;;流行歌曲创作指南[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10期
4 刘玲燕;;“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研讨会会议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支宇;;“现实”:中国当代批评理论的一段概念史——从“话语构造物”、“现实潜文本”到“现在”[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6 安琪;;燎原:以批评的闪电对接雷霆[J];诗歌月刊;2011年08期
7 谢宗年;;不懈追求 击石有火——何增鸾其人其作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8 施议对;;新声与绝响——中国当代诗词创作状况及前景[J];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03期
9 韩鲁华;;中国当代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的乡土叙事——以《陈奂生上城》、《活着》、《秦腔》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辛欣;章德宁;龚应恬;章立凡;;黑眼珠·红昼夜·我Me[J];上海文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冕;;书写作为一种责任——序古远清《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2 ;“中国当代十大优秀青年诗人”大型评选活动揭晓[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王敏;;中国当代区域文学的现实主义书写与反思——以新疆新生代汉语文学创作为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4 ;后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5 涂鸿;;新时期中国当代西南地区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摘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启宏;;中国当代科幻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梁建东;张晓红;;论柯雷的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罗振亚;;超越羁绊的艰难突围——中国当代诗歌史撰写述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钱晓宇;;中国当代幻想文学的传承与新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谢冕教授学术纪事(1932—2002)[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义;当代中国文学新地图[N];海南日报;2005年
2 商报记者 王晓君;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创作怎么啦?[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英文;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贞丰举行[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泓洁;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年会在贞丰举行[N];贵州政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梁婷;古典诗词对我们影响太大了[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阎海东 书评人;黄永玉和范曾留住缺失的中国当代精神[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柳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N];文艺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广学;文学的忧与喜[N];太行日报;2010年
9 曹竹青;读古远清《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N];文艺报;2006年
10 王世龙 王晓莹;给教育插上文学的翅膀[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林晓云;第二性的权力话语: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态及特征[D];复旦大学;2006年
5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霍俊明;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金国正;南宋孝宗词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连敏;《诗刊》(1957-1964)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阳阳;中国当代同性恋文艺作品的话语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放;彼岸的景观[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俊杰;中国当代地下诗歌形式研究(1949-1976)[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丽伟;深层呼唤与别样的叙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力;百年歌词创作繁荣及其对新诗创作的启示[D];四川大学;2006年
6 龙其林;生态文明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玮;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三重奏”[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秀珍;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场景[D];中南大学;2004年
9 黄放;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之先锋性反思[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常晶;浅析田汉早期新诗与歌词创作[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0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