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符号的视觉构成原则在古拜杜丽娜作品《七言》的音乐形态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7-10-12 17:47
本文关键词:十字架符号的视觉构成原则在古拜杜丽娜作品《七言》的音乐形态中的体现
【摘要】: 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作为一名当代最伟大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关于黑暗与光明、压抑与释放、受苦与拯救等宗教象征性意义的表达,从内涵及其技法方面来看,都有着深入与细致的体现。 在作品《七言》中,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来看,符号的视觉构成原则都溶入到了音乐的构成之中,而这种建立在创新原则下的高度逻辑性结构思维亦增添了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考察古拜杜丽娜作品中大量运用的十字形符号在音乐形态中的体现形式;对符号的音乐以及音乐的符号之间关系进行阐述。通过对音乐组织手段的分析,发现古拜杜丽娜如何将宗教十字架符号与音乐创作结合起来的。
【关键词】:符号 所指 能指 解构 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05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8
- 第一章 十字架符号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8-12
- 第一节 音乐创作中十字架符号的使用情况9-11
- 第二节 作品《七言》简介11-12
- 第二章 十字架符号中的四种构成内涵12-22
- 第一节 十字架符号的纵横手法12-14
- 一、大提与手风琴之间形成的纵横手法12-13
- 二、独奏大提与风琴+弦乐组之间体现的纵横手法13-14
- 第二节 十字架符号的交叉手法14-18
- 一、显性交叉十字14-17
- 1、同类材料所构成的交叉形态15-16
- 2、异类材料所构成的交叉形态16-17
- 二、隐性交叉十字17-18
- 第三节 十字架符号的镜像手法18-21
- 一、显性镜像十字18-19
- 二、隐性镜像十字19-21
- 第四节 十字架符号的对称手法21-22
- 一、显性对称十字21
- 二、隐性对称十字21-22
- 第三章 十字架符号构成原则的演变22-28
- 第一节 交替手法在音乐中的体现22-24
- 一、弧线往复运动形成的交替手法22-23
- 1、同音引申出的孤线往复运动22-23
- 2、不同音高引申出的孤线往复运动23
- 二、直线式运动形成的交替手法23-24
- 第二节 交错手法在音乐中的体现24-25
- 一、不同声部先后进入所形成的交错24
- 二、不同声部节奏分布体现的交错24-25
- 第三节 对比手法在音乐中的体现25-27
- 一、直接在音域间产生交汇的对比手法25-26
- 二、间接在音域间产生交汇的对比手法26
- 三、没有在音域间发生交汇的对比手法26-27
- 第四节 模仿手法在音乐中的体现27-28
- 第四章 十字架符号在音乐中混合形态的体现28-40
- 第一节 对比手法为主导的混合形态28-36
- 一、对比为主、错位为辅的混合形态28-29
- 二、对比为主镜像为辅的混合形态29-30
- 三、交替为主对比为辅的混合形态30-31
- 四、对比手法与镜像手法混合的形态31-34
- 1、通过模糊声部先后进入所形成的混合31-32
- 2、通过多样手法产生的混合32-33
- 3、通过密集的素材形态交替形成的混合33-34
- 五、对比要素的逐渐弱化形态34-36
- 1、通过过渡手段的弱化34-35
- 2、通过动与静的对比体现的变化35-36
- 第二节 符号的视觉构成与听觉构成的完美统一36-40
- 结语40-42
- 一、关于“重新—连接”概念与后现代艺术“重构”现象之间的关系40-41
- 二、“预制构思”思维41-42
- 参考文献42
- 全文尾注42-4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舜平;俄罗斯现代手风琴作品的宗教语境[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吕久丰;古柏杜丽娜作品宗教因素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