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晓敏《花朝月夕》的创作分析
本文关键词:房晓敏《花朝月夕》的创作分析
【摘要】:文章从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力度布局、变奏手法及双主体支声复调写法等方面对房晓敏作品《花朝月夕》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突出作品的岭南特色与现代作曲技法两者的交融,并探讨作品在乐曲编制与演奏形式及版本的设计、使用上的岭南音乐文化传承思维。
【作者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 房晓敏 《花朝月夕》 创作特点 传承
【分类号】:J614.3
【正文快照】: 当代作曲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为广东音乐的创作力求出新而不断探索。作曲家房晓敏的《花朝月夕》,正是这一时期的典范之作。这是一首含蓄、细腻、柔美的广东音乐。原为电视剧《羊城骑楼下》(上、下集)主题曲,1997年应广东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委约而创作。其后,共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琳;;我院作曲家房晓敏教授举办“岭南风格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房晓敏;;花朝月夕[J];音乐创作;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永泉;变奏曲之最——记三B变奏曲[J];音响技术;2002年06期
2 包德树;中国传统器乐曲中的变奏结构原则[J];音乐探索;1990年02期
3 绿洲;从节奏变奏练习中引导学生体验“形象之美”——从中师一节“节奏变奏练习”课说起[J];音乐天地;1995年01期
4 袁静芳;民间器乐曲中常用的变奏手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5 黄秀琴;对当前农村传统音乐现状的某些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3年05期
6 吴元;钢琴考级作品演奏指南[J];钢琴艺术;1996年02期
7 那少承;楚雄彝族民间音乐的结构特色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8 陈燕婷;安海南音现状谈[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9 王丹丹;关于南音传承问题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10 潘文娜;;诗人的梦 浅析肖邦夜曲《降D大调Op.27-2》的演奏[J];音乐创作;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志军;;京杭大运河流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历史价值与作用[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章华英;;有关中国古琴音乐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天全;;前后蜀是唐宋音乐传承的纽带[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常丽梅;;洛阳“十万乐”的考察与研究[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陈艺文;;曲式结构小析——格里格抒情钢琴小品《即兴圆舞曲》OP.47NO.1[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王耀华;;东方部分古典音乐的类型化旋律[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9 闫路迅;;宝鸡察^衾諿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焕庆;传承才能“步步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骆季超;音乐作品:新≠好[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吴雁泽(发言者为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常务副主席);传承民族音乐 弘扬民族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石惟正;可贵的传承[N];音乐周报;2000年
5 杨大林;苏格兰王子的悲剧变奏[N];音乐周报;2007年
6 杨大林;《桃色交易》中音乐的形态与评价[N];音乐周报;2003年
7 夏侯晓昱;站在巨人的肩上[N];音乐周报;2005年
8 刘鹤翔;“黄金班”与严肃音乐:二十年变奏[N];财经时报;2006年
9 费斌;大号也流畅 大号亦抒情[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房巍;默哀·为和平·祭[N];音乐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4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张千一;碰撞、对话与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汪胜付;梅西安最后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小玲;乡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欣欣;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乌能其;阿拉善和硕特蒙古八首经典礼歌历史文化传承[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邵萱;杜尔伯特蒙古族民间音乐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王兴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赵圆圆;试论杜鸣心的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的创作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宇;“中国最美乡村”的戏曲—婺源徽剧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曦;传承 坚守 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晓婷;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022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