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解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19:43

  本文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印象主义 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表情术语 特点解析 演奏把握


【摘要】: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法国伟大的印象派作曲家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便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以独特创新、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为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最能体现他的革新创作特征,作品具有突破创新的和声语言,丰富而自由多变的节奏以及飘忽不定梦幻多彩的旋律。两集《十二首钢琴前奏曲》是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精华,体现出了德彪西独特的音乐语言及全新的创作手法。为了更准确的传递出乐曲中那些细腻的印象,音乐情绪的快速转变,色彩的瞬间交替,精妙的触键,独特新颖的音乐构思,等等这些音符无法表达的地方,德彪西异常详尽而精确地使用了大量的表情术语,对音乐做出更细致且微妙的描述,体现出了他严谨精密的设计构思。表情术语作为德彪西音乐作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因素,在其音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表情术语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乐谱之中音乐所蕴含的深刻构思,这也是优秀演奏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中的表情术语的统计与比较的分析后发现,表情术语自身的运用具有数量多、指示性明确以及加入使用文字描述性术语的特点。表情术语的内容对力度、速度、乐曲情绪、演奏法等多方面做出明确的指示。力度术语与力度记号相比是结合了乐曲情绪、音色、音乐层次等方面对作品力度更微妙的明示;速度术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德彪西丰富而自由多变的节奏风格;而描述性术语则用更明确的文字提出作曲家对演奏者在乐曲意境、情绪、音色、触键、踏板等多方面的细致要求,同时也是对速度,力度的进一步说明。而在实际演奏中,各种术语的界限并不是严格划分的,他们之间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与音符一同构成了表情十足,独擅其美而又浑然一体的音乐。全部这些元素都更鲜活的体现了德彪西个性鲜明、独特创新的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 对于表情术语的分析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演奏。在演奏实践中应结合术语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体会乐曲的整体意境,细节刻画,力求准确的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达到个性鲜明、生动传神的演奏。
【关键词】:印象主义 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表情术语 特点解析 演奏把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24.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及表情术语的背景分析10-13
  • 第一节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背景10-11
  • 第二节 表情术语在钢琴音乐史中的发展演变11-13
  • 第二章 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解析13-33
  • 第一节 德彪西表情术语自身的特点及形成原因13-15
  • 第二节 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解析15-33
  • 第三章 表情术语对于演奏的指导33-37
  • 第一节 术语对于力度及音色的指示及在演奏中的实现33-35
  • 第二节 术语所指向的速度及表情在演奏中的实现35-37
  • 结语37-39
  • 引用文献39-40
  • 参考书目40-41
  • 致谢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婉侠;;“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有感于德彪西音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周娟娟;;德彪西钢琴曲《帕斯比叶舞曲》的踏板运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陈喜红;李忠;;论作为目的的音乐与作为手段的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程伶;;西方基督教信仰、仪式和音乐历史的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韩秀坤;;谈肖邦音乐的民族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老洪慧;《无词歌》与“风格小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荒诞风格的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董策;;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莉;克热内克弦乐四重奏中的十二音技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本晶;论析李斯特性格的矛盾性对其音乐作品风格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若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深度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权英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郑重;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李娜;歌唱发声“协调”问题之我见[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6 李坚;莫扎特歌剧中主要女高音角色的刻画与演绎[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7 张晓娜;“四周多么寂静”唱段的形式、内容特征的分析及演唱[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8 胡猿猿;试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外作曲家续写之思考[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9 赵晨;德彪西早期钢琴音乐中的多元倾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石松柏;英国现代音乐领军人物[D];吉林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032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32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b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