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算法作曲方法研究与软件设计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算法作曲方法研究与软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算法作曲 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软件设计 人工智能 计算机应用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讨论了马尔可夫链和基于音乐知识规则系统的技术方法,这两种算法作曲领域中的重要的技术以及它们各自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综合运用这两种技术,来研究传统作曲基本要素在音乐创作中如何进行推演过程,以及音乐主题在推演过程中的展开方式,形式逻辑在音乐展开中的结构作用,以及风格流派在结构作用下的形成因果。关键点在于音乐参数是如何被量化,如何具备计算机语言的可描述性,并如何自动生成片断或完整音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并设计了Sound in a System(上音系统软件平台)——集合乐谱输入、具有人工智能作曲的、易于一般音乐爱好者掌握的算法作曲软件平台。这一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作曲技术交叉性学科,范围可包括计算机编程,软件工程,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传统作曲技术和现代作曲思维模式与技法。在软件平台中,作曲系统突破了仅仅运用单一的算法作曲技术为方法,而是采用了集多种方法为一体的混合型系统的方向,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曲系统在音乐创作的各个层面上提供灵活的人机交互手段,以便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将为新一代音乐人工智能创作制作技术打下基础,特别在用于严肃电子音乐或游戏娱乐型音乐的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算法作曲 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软件设计 人工智能 计算机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序言8-12
- 第一章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12-18
-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12-13
- 一、巴洛克的由来12
- 二、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整体风格12-13
- 第二节 古典主义时代13-18
- 一、前古典时期13-14
- 二、维也纳古典时期14-15
- 三、浪漫主义时期15-16
- 四、西方古典三个时期音乐风格比较16-18
- 第二章 基于知识规则的系统方法18-34
- 第一节 知识规则的系统18-19
- 第二节 知识规则系统的建立——静态19-26
- 一、旋律线19-23
- 二、节奏23-24
- 三、力度24-25
- 四、装饰音25-26
- 第三节 旋律发展模式——动态26-34
- 一、关于旋律发展模式的定义26-28
- 二、旋律发展模式的实例28-31
- 三、算法模块中如何使用旋律发展模式31-34
- 第三章 基于统计原理的系统方法——马尔可夫链34-38
- 第一节 马尔可夫链34
- 第二节 马尔可夫链在音乐中的应用34-35
- 第三节 马尔可夫链的音乐软件中的应用35-38
- 第四章 计算机如何量化音乐信息38-49
- 第一节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38-40
- 一、信息表示38-39
- 二、数字表示39-40
- 第二节 计算机如何量化音高信息40-41
- 一、音高的表示40
- 二、音程的表示40-41
- 三、旋律线的表示41
- 四、调式音阶的表示41
- 第三节 计算机如何量化节奏信息41-42
- 第四节 计算机如何量化力度信息42-43
- 第五节 计算机如何定义音乐信息的类43-49
- 一、什么是对象43
- 二、什么是面向对象43-44
- 三、类的定义44-49
- 第五章 Sound in a System平台49-63
- 第一节 Java语言构架Sound in a System系统49-50
- 第二节 Sound in a System平台设计理念50-51
- 第三节 Sound in a System软件各作曲小模块设计51-63
- 一、作曲小模块的设计51-55
- 二、后续作曲小模块的设计55-59
- 三、在Sound in a System中如何运用各小模块进行作曲59-63
- 第六章 计算机是如何分析音乐的风格63-68
- 第一节 计算机比较数据信息的方法63-64
- 第二节 举例比较64-68
- 一、比较实例一64-66
- 二、比较实例二66-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0
- 附录 构架程序70-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朦;;利用MIDI软件和控制器来改变音乐教学[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天骄;计算机辅助算法作曲方法研究与软件设计[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申涛;算法作曲中对节奏控制的若干方式[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3 顾亚丽;基于遗传算法的古琴减字谱曲段自动生成[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杜鹏;基于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的二声部创意曲自动生成[D];厦门大学;2007年
5 陈世哲;基于全面控制的算法作曲系统的实现[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贺志强;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自动配置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魁;基于音型数据库的钢琴自动伴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厦门大学;2009年
8 倪朝晖;萨利亚霍《六座日本花园》的结构思维研究兼论20世纪混合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卿武明;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作曲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徐越湘;管弦乐作品《涟漪》数图结合的创作构思解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33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3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