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二胡曲旋律创作中的调式音列思维
发布时间:2017-10-18 01:48
本文关键词:刘天华二胡曲旋律创作中的调式音列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 旋律创作 调式音列思维 音级集合形态 同源性 双重性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的旋律发展手法,"衍展"一般表现为调式音列材料有序的滚动,也有可能在滚动的同时,通过装饰(重复音型、加花变奏、音区变换等)逐渐地加入一些新的音高材料而使音乐发展起来。刘天华在他的二胡曲旋律创作中,巧妙地将调式音列材料进行分割、组合,从中可以看到不同作品中调式音列材料的同源性以及双重的调式音列线条,甚至可以看到音级集合形态。所有这些现象正是建立在调式音列思维基础之上的。因此,透过旋律的衍展来认识调式音列思维,或许是解读刘天华旋律创作奥秘的一种方法。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
【关键词】: 旋律创作 调式音列思维 音级集合形态 同源性 双重性
【分类号】:J632.21
【正文快照】: 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在他的二胡曲旋律创作中,继承民间传统又借鉴外来技术,形成“五四”以后的民族音乐审美特色。西洋音乐的旋律发展是用一个主题材料,通过“重复”、“模进”、“音程扩充与缩减”、“节奏伸张与收缩”、“倒影与逆行”等发展手法进行裂变、展开。中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论西方音乐剧的歌曲全创作[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朱定秀;;欧洲文化认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变量[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袁锦贵;;《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同源性”探析[J];满族研究;2010年01期
4 袁小春;;试论翻译可译性的理论依据及其转化途径[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欧阳德彪;;音乐与美术、设计 灵感的互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兴强;;李贺与海子诗歌“诗气”的同源性[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3期
7 牟伯永;;鲁迅和嵇康:越文化的同源同质同格[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张少辉;;韩剧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同源性[J];当代电视;2011年06期
9 王文华;;从结构到意义: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方,
本文编号:1052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5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