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文化 大众审美文化 审美观念 观念转型 音乐审美 后现代主义 文化艺术 大众传媒 节目 科学技术
【摘要】:正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文化艺术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使得艺术与商品的结合日益紧密。艺术为谋求生存不得不将自己装扮成商品,而商品要想走向市场往往将自己包装成艺术。于是,艺术与商品结合后,借助大众传媒的作用,作为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的对象便进入了大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众审美文化 审美观念 观念转型 音乐审美 后现代主义 文化艺术 大众传媒 节目 科学技术
【分类号】:J603
【正文快照】: 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文化艺术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使得艺术与商品的结合日益紧密。艺术为谋求生存不得不将自己装扮成商品,而商品要想走向市场往往将自己包装成艺术。于是,艺术与商品结合后,借助大众传媒的作用,作为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的对象便进入了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建林;;音乐选秀娱乐不能“愚乐”[J];人民音乐;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30年的美学变迁[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2 周海宏;从“不美”到“不是”艺术的底线[J];艺术评论;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丛;姜游;;浅析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审美观念的转换[J];文艺评论;2007年02期
2 张晓菲;姜志清;;当代艺术随感[J];广西轻工业;2009年12期
3 胡铁强;李乐;;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错位及正负效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姚慧荣;;从焦虑到精神分裂——浅谈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0期
5 杜瑾焕;;后现代主义:为大众文化辩护[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丁纯;;当代文化的娱乐化与大众文化的困境[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7 程瑜瑜;;无限延伸的可能性——解读《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11期
8 钟谟智;;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J];理论月刊;2010年06期
9 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2期
10 陈钢;;喜剧精神的当下意义[J];艺术广角;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俊;;大众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向峰;;辽海讲坛第二讲 大众文化的根性与易境之改塑[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艳雪;;从消费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大众文化初探——以“昕薇MOOK”首套系列丛书策划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代迅;;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卫华;高明航;卢文梅;;关于现代科技革命与文化的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9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存秀;;走出古典之后——民国初年的大众文化与小知识分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俐;话说大众文化[N];西藏日报;2002年
2 许锋;大众文化的迷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谭丽娟;用电视解读大众文化[N];中华新闻报;2003年
4 段建军;用先进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N];光明日报;2002年
5 ;大众文化 雅俗共赏[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6 卢蓉;大众文化之世俗剧[N];文艺报;2003年
7 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N];学习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与大众文化一起喝下午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封秋昌;作家要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N];文艺报;2010年
10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5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6 韩琛;漂流的中国青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黄品嘉;论文化产业精英的文化品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晶玫;王朔小说文化观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2 谢中山;影响的焦虑——大众文化与新生代作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岭;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运用的语境化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史岩;经典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剑萍;当代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88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8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