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19:26
本文关键词: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模式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也同样重要。《高等教育法》中指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十多年来,国家下发了十余次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部委文件,最近的一次是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中精髓为“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目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智力因素极为重要。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俗话说;情商高于智商,其中的“情商”就是指非智力因素。人们在智慧活动中处理许多事不是“会不会”做,而是“肯不肯”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其中“肯不肯”指的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不仅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桥梁,而且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因素更是创新的先导。 音乐欣赏教学是普通高校非专业音乐选课的主体,占公共音乐选修课较大比重。笔者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可以达到国家对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本文着重论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操作性。 本文第一章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作出描述;第二章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作出调查与分析;第三章描述了音乐欣赏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第四章作出结论:音乐欣赏教学是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英放;;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定位思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1978—1998)[J];人民音乐;1999年10期
3 冯兰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年12期
4 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年02期
5 管建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面临的五大问题[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6 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230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3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