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民族与世界:我国民族声乐的走向

发布时间:2017-11-30 19:23

  本文关键词:民族与世界:我国民族声乐的走向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 世界 声乐艺术 发展


【摘要】:民族声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其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在近代发展历程中,我国社会产生了颠覆性变化,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在继承中进步发展、在借鉴中开拓创新,实现民族与世界的完美结合,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目标。本文沿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对民族声乐的走向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从广义上来看,民族声乐向来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域、风俗、习惯等有所不同,各自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也有所不同,它是人民群众以及民间艺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而获得,并逐渐完善与发展。一直以来,民族声乐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具有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克俭;;融合与互补——当下民族声乐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J];人民音乐;2006年01期

2 丁义;透视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字、味、精气神”[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雁;民族声乐风格单一化问题刍议[D];山西大学;2006年

3 游德存;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6年

4 赵亚珍;昌黎民歌演唱技巧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吴妮妮;文化转型中的中国民族声乐现代性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彦婷;突破“三种唱法”构建中国新型民族声乐学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音;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立平;民族唱法及其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赵青;牢牢把握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审美原则[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5 李萍;;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巍;;浅析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大家;2011年15期

2 郑素锋;;民族音乐发展之深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郭小利;;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的可喜成果——王州《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评介[J];福建艺术;2011年04期

4 张萌;;百年回眸慰先贤 炎黄携手光明行——大型系列民族音乐会“光明行”北京首演[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5 刘扬;;民族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J];记者摇篮;2011年06期

6 帕尔古提;;原生态音乐不应停滞不前[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7 秦翠;;浅谈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8 墨海听涛;;书法与音乐[J];流行歌曲;2011年05期

9 熊茵;彭嘉颖;;浅析网络时代下侗族民歌的推广[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10 张建庄;;“唱奏协同”,体现民族音乐的独特之魂——竹笛教学方法探微[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2 龙亚君;;提升民族音乐审美素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颜咏;;关于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4 林胜利;;泉台南音渊源浅探[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炎中;;形成系统 整体推进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长效保护机制——太仓江南丝竹保护路径之探索[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宫修建;;“盐工号子”的音乐特征分析及生态现状思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宗坛;黄宗壤;;自贡盐工号子浅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10 李建英;;明清以来大理地区白族音乐的历史文化生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席晨;民族音乐在新时代中的回顾与前瞻[N];陕西日报;2008年

2 文绪;印巴民族音乐之旅[N];文艺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沙马阿古;喜德县民族音乐和舞蹈受青睐[N];凉山日报(汉);2009年

4 文绪;南太平洋民族音乐之旅[N];文艺报;2009年

5 龚妮丽;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音乐[N];贵州日报;2010年

6 文绪;阿拉伯民族音乐之旅[N];文艺报;2010年

7 赵景扬;民族音乐的盛事[N];中国艺术报;2010年

8 本报实习生 周兑梦 本报记者 伍斌;朱哲琴:做民族音乐“传乐人”[N];解放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t$;《草原风华》:演绎内蒙古民族音乐风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宜春实验中学 周莺;民族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影响[N];宜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云;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林莉君;浙江省磐安县仰头村《炼火》仪式的音声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博雅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建蓉;云南民族音乐的现代变迁[D];云南大学;2012年

3 贾木子;民族音乐立体审美从视唱练耳谈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锦恰;民族音乐的亲子课程模式探索[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徐子渝;浅论阮在当代民族音乐中的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车顺;“上帝之死”与“众神狂欢”[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阳;乡音最真,,乡情最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常毅敏;扎根民族 追求自己的理想[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东东;论在高师视唱练耳课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洁;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4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