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走出“二分法”困局:周代“乐教”转型的分期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09 22:11

  本文关键词:走出“二分法”困局:周代“乐教”转型的分期问题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周代 乐教 乐教转型 乐教转型动力机制 乐教转型分期


【摘要】:对周代乐教转型历史分期问题,学界习惯于"西周"(成型)、"东周"(转型)"二分"的说法。文章的作者借鉴新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研究理路对上古历史分期研究的有关方法和成果,从"周代"乐教转型动力机制考察入手,探讨其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认为:在乐教转型的时间节点分割上,就不能以主要依据王权中心地理位置(空间)转换而形成的西周、东周的二分模式来代替,而应沿着"乐教"的诞生、生长、成熟、持续、衰落、残存等"生命轨迹",以社会文化生态与乐教互动而形成的重要"生命节点",来定位"周代"乐教转型之"成型——形变——型变"的时间坐标,似乎更具有合理性。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对乐教转型时间节点的把握,学界习惯于“西周”(成型)、“东周”(转型)的说法。笔者借鉴新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研究理路对上古历史分期研究的有关方法和成果,从“周代”乐教转型动力机制考察入手,探讨其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相对的文化意义上的时间,并非绝对的机械时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仲民;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2 吴继彬;;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的建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姜国钧,杜成宪;试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周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申国昌;周洪宇;;论教育史研究中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应时;《管子》、《吕氏春秋》的生律法及其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李幼平;宋代新乐与编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刘莎;《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启福,钟善金,欧阳绍清;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之思想——兼析朱践耳现代室内乐作品《和》[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吕杰锋;设计文明的事理研究方法[D];清华大学;2005年

8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翁有为;从专员区公署制到地区行署制的法制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春梅;蔡元培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何纪红;浅谈原生态民歌的教育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立梅;儒家“仁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党万生;“郑声淫”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毅;文献与人事:春秋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两条线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饶芳;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明海;柯林武德的重演理论及其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梅;利用地方史资源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世飞;论中共历史分期的理论资源与科学体系[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3期

2 张世飞;关于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几点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2期

3 张世飞;;关于国史学理论的若干思考[J];求索;2007年05期

4 张世飞;中共历史学分期理论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先秦礼乐制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与转型[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2 李娟;;《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乐器文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甘肃河西学院 李岚华;执笔:河北大学任桂芬、杨馥卿,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门素梅[N];光明日报;2009年

2 中山大学在读历史学博士 谢小强;“乐教”传统与民间原创精神[N];东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玉梅;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2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72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