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论中国古典唱论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2-09 23:08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古典唱论的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古典唱论 气息 润腔 情感


【摘要】:在我国丰富的古典声乐论著中,古圣贤对其所处年代的声乐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出了许多在当代仍受用不尽的声乐理论。本文将对古典唱论文献中有关气息、语言、情感三方面的论著进行分析,以求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运用于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中。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古典声乐理论的论著非常丰富。这些论述是我国古代圣贤对其所处年代的声乐发展现状的研究、归纳和总结,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抱着一个辩证的务实的态度,,继承和创新优秀民族声乐理论,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真正运用于当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严凤;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2 韩德森;《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J];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3 孙逊;;论“一体两翼”的新型生态声乐教育模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冯效刚;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J];艺术百家;2001年01期

5 李强;“气”在古代声乐理论中的基础地位[J];中国音乐;2004年02期

6 吴静;;“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论《唱论》中字与声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7 霍橡楠;;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俊丽;;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气息[J];北方音乐;2011年01期

2 党宇娜;;从“顿释烦闷,和悦性情”看“声”在中国古代声乐审美中的研究[J];电影评介;2008年24期

3 党宇娜;;古代声乐研究小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9期

4 党宇娜;;“情”在声乐中的审美因素探究[J];飞天;2009年18期

5 李雪梅;;我国最早的声乐论著《唱论》研究综述[J];广播歌选;2008年05期

6 党宇娜;;“气”在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的研究[J];黄河之声;2007年05期

7 程析;;学生合唱训练探索[J];黄河之声;2007年12期

8 贾素梅;;再探古人《唱论》之精髓启迪今人歌唱之心路[J];黄河之声;2008年17期

9 党宇娜;;“气”在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的研究[J];黄河之声;2008年23期

10 吕鹏;;歌唱语言实践的地域性特征——以福建普通话为例[J];黄河之声;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鹏;歌唱语言训练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映秋;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古曲演唱体会[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魏琳;传统声乐文化的回归[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丽娟;《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歌部》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7 朱容乐;中国声乐心理学简史(1981-2010)[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黄健君;论高师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游德存;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6年

10 黄晓涛;从“土洋之争”到“多元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凤;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2 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修海林;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J];中国音乐;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柔;润腔与润色——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情趣[J];中国音乐;1995年03期

2 段卫红;汉语语音特色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3 陈丽容;浅谈筝曲中的润腔演奏[J];戏文;2003年04期

4 曹彦莉;;河州花儿的语音特色及润腔[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5 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4期

6 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潘林;;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的润腔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马丹;;民歌演唱中润腔的“运腔”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钱潜;;试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花鼓戏[J];艺术教育;2009年04期

10 曾宪林;;南音韵wO的音乐解构[J];艺苑;200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芳;;“花儿”本是心上的话[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弘;扬州的“原生态民歌”[N];扬州日报;2006年

2 泉州市艺术馆 陈婉娥;留住民族音乐的根[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刘辉;教材要兼顾学术与实践[N];音乐周报;2008年

4 刘辉;教学曲目与教学法的关系[N];音乐周报;2008年

5 宫洁民;首长“专业户”[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通讯员 诸戈文 雷正和 本报记者 朱永华 庄宗伟;一丝一弦总关情[N];湖南日报;2004年

7 李小莹;民族唱法应该“万紫千红”[N];中国艺术报;2004年

8 龚万全;泉州南音回荡“世纪”[N];音乐周报;2004年

9 记者 潘伟;美洁如玉百看不倦 声情并茂百听不厌[N];各界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尚德琪;走读庆阳[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冬;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与表现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阳梅;程砚秋京剧润腔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江奇;润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洁;湖南花鼓戏润腔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娅卓;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齐德才;昌黎民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立平;民族唱法及其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方;论民族声乐与豫剧旦角演唱的借鉴与吸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曹彦莉;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272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72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