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醒歌》到《为世界之光》——沈心工与交通大学校歌考
本文关键词:从《警醒歌》到《为世界之光》——沈心工与交通大学校歌考 出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校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象征着学校建校传统及办学理念,更代表了学校的育人精神与教学追求。一代音乐巨匠沈心工在交通大学工作的30余年岁月里,先后参与了六首校歌的创作。自1897年第一首校歌问世以来,这些校歌一直激励交大人要"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通过对六首交大校歌由来始末、创作背景的详实考证,向人们展示沈心工先生在校歌创作上体现出来的崇高民族责任感和深厚音乐文化功底。高唱这些校歌,能够激励中华儿女永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积极意识,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一沈心工,上海人,1870年2月14日生,原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写歌作曲时取用的笔名,蕴含“穷心力而夺天工”之意。1895年沈心工应聘至上海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教授中文。两年后,受当时“教育救国”思想的感召,他毅然放弃了大学教习的优厚待遇,考入南洋公学(交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斌;;试论沈心工的爱国主义精神[J];黄河之声;2008年14期
2 徐杰;;20世纪初学堂乐歌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成惠玲;;探析日本音乐对学堂乐歌的深刻影响——以沈心工音乐作品为例[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4 高ZY;;日本明治时期的音乐教育对沈心工唱歌集的影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黄丹纳;;学堂乐歌:中国“新诗”历史的开端[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6 赵静;;沈心工之《黄河》的音乐学分析[J];艺术教育;2010年10期
7 李岩;;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J];中国音乐学;2010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音乐家姚峰谈百年流行歌曲[N];深圳商报;2011年
2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王勇;从学堂乐歌到“红歌”[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读本的雏形、面世与修订过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淑敏;学堂乐歌的歌词艺术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瑛;从学堂乐歌到学校歌曲[D];山西大学;2010年
5 杜晨;歌曲在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白云;视唱练耳教学在中国的引入及其早期发展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杨英;《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俞,
本文编号:1324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2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