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钢琴作品探贝多芬的“c小调情结”
本文关键词:从三部钢琴作品探贝多芬的“c小调情结” 出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c小调情结 贝多芬 《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摘要】:《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年之内完成的三部c小调钢琴作品。通过对贝多芬的这三部c小调钢琴作品的研究和对第一乐章的分析,并着重从总体构思、主题设计、写作元素三方面进行比对,得以总结此时贝多芬c小调作品的创作特质和材料选择。调性给予作品的意义尤其体现在这些作品中,而因为共通的c小调色彩也缔造了史无前例的英雄性、斗争性、悲剧性的创作风格。
[Abstract]:Fifth
【作者单位】: 上海同济大学音乐系;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在大调盛行的年代,贝多芬大量的选择小调,并将。小调集中运用在早、中期的作品中,在他一生创作的14部C小调作品中有3部钢琴作品创作于1795年至1800年间,也就是其C小调的巅峰代表作《第五交响曲“命运”》创作之前。在c小调的支撑下,,这3部同调性钢琴作品《C小调第五钢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碧蓉;浅谈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吴竞;浅谈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成因及克服[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3 陈冬梅;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赏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3期
4 张旭良;提手落弹单音 体会正确触感——高师钢琴基础课触键训练教学尝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崔雅;钢琴教学中“谱、法、乐”的辩证教学观[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歆之;二十世纪钢琴音乐概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李俊;综合音乐感教育在高师钢琴基础课的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华明玲;廖红梅;;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特点——以黄虎威作品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周民;钢琴演奏技能培养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胡丽玲;巴赫与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J];南平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余小信;;钢琴学习的“启智”功能何以真正体现[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晓风;高师钢琴基础教学的美育课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峗韵;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峗;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华明玲;朴素的音乐语言 深厚的民族情感[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颖;舒曼钢琴组曲《狂欢节》作品第9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向华;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修宏宇;;因Pioneer而发烧[J];新青年(珍情);2011年01期
2 马丽;李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 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音乐天地;2011年07期
3 晏伟;;从贝多芬的第五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早期演奏风格[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4 魏丹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大家;2011年14期
5 张晓燕;;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分析[J];大舞台;2011年07期
6 李友玲;;简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的音乐内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俊;;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的结构特色评析[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8 丁妮;;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浅析[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9 张静;;简析复三部曲式——贝多芬《第三交响曲》[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10 钟俊;;浅析贝多芬《c小调32变奏曲》WoO80的演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伊娜;;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叶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美学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齐国;;音乐与情[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苏永进;李朝润;;办好社会音乐的一个有益尝试——浅谈创办江苏电视艺术团的体会[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7 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在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伍润强;;音乐 时代大潮的浪花——谈潘军伟的两本书[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9 李众川;;理工科院校应重视音乐素质教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越;我们怎会误读了贝多芬?[N];文汇报;2011年
2 王少明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贝多芬的精神变形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紫茵;贝多芬感召爱乐精神[N];音乐周报;2003年
4 马跃;贝多芬的“命运”[N];音乐周报;2005年
5 巫育辛;拜谒贝多芬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 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最后的贝多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刘雪枫;心灵风暴与神圣的安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伊君;诗意与失意[N];音乐周报;2003年
9 卞祖善;简洁质朴 生动活泼[N];音乐周报;2004年
10 马跃;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N];音乐周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振华;论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及演唱[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炫;从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风格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方;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的研究与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雪莎;奏鸣曲式在贝多芬钢琴套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雯;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高潮处理手法[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王焰;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婷;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分析及演唱提示[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2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2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