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浅谈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批评的民族性与后殖民性

发布时间:2018-04-06 20:28

  本文选题:民族性 切入点:中国当代音乐 出处:《人民音乐》2008年01期


【摘要】:正在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之际,在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与批评中,后殖民性与民族性像两条巨藤一样纠缠在一起。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批评中,应该抱有一种跨文化的比较视野。这既不是将西方的批评理论"移植"到中国,从而对音乐文本进行评判获得"他者"的诠释价值,也不是
[Abstract]:At a time when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postcoloni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entangled like two vines.In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creation and criticism, should have a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view.This is neither a "transplant" of western criticism to China, nor is it a way of judging the musical text to gain the value of "the other"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f^儒;试论词义的民族性——《语言学概论》教学札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苗相甫;浅论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J];中州学刊;1980年02期

3 晓坚;《星光啊,星光》和歌剧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4 杨愈;黄浦江畔音舞盛会——记一九八○年“上海之春”音乐会[J];人民音乐;1980年07期

5 贾明;美是永恒的、超级阶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杨琦;读《乐记》与《季札观乐》[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2期

7 维·格·别林斯基 ,王智量;论《叶甫盖尼·奥涅金》[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8 李钦;美的民族 美的戏剧——看维族歌剧《艾里甫——赛乃姆》[J];中国戏剧;1980年12期

9 王德春;论词典的类型[J];辞书研究;1980年01期

10 曾景初;;试谈木刻版画的民族化(学习鲁迅美术论著心得)[J];美苑;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宗仁;;甲午战争与戊戌维新运动[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孙淑芳;;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其民族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铭远;;我国的居住文化及其民族性[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4 张崇根;;台湾汉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季羡林;;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THE GREAT WALL AND THE NATI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洪泓;;社会的变革与厦门婚俗的变异[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徐阳春;;从汉语特点看中国古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10 王克喜;;论逻辑与语言——逻辑的个性[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玉珍 彭雪芳 纳日碧力戈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民研究;人名社会学:时下取名风尚三人谈[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杨鹏;中国卡通“卡”在哪里?[N];北京日报;2000年

3 李健;服装的民族性与世界性[N];中国纺织报;2000年

4 本刊记者 周保旺;打响绿城文化品牌 推动社会经济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本报驻江苏记者 陈晶;走别人没走过的路[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李竹青;从全球化看海外华人经济[N];光明日报;2000年

7 中共湖南省望城县委书记 张湘涛;雷锋精神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8 陈涤非;流行歌曲的民族风格[N];辽宁日报;2000年

9 本报驻朝鲜记者 张兴华;建设祖国美好明天[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杨供法;超越文化民族性和时代性之争[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年

3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6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建秋;雪域明珠——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赢;瑞典19世纪末以后现代建筑地域性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丁薇;再现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魅力[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顾玉红;论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之必然性[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晶;试论冼星海复调创作的民族性[D];河北大学;2004年

6 赵煜;法常变而道不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明江;诗与歌的完美结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琳;论书画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化用[D];河南大学;2005年

9 张礼刚;中国人视野中的古代开封犹太人[D];河南大学;2005年

10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1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