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与近代歌词创作
本文选题:学堂乐歌 + 李叔同 ; 参考:《名作欣赏》2008年10期
【摘要】:19世纪末,近代歌词与西方歌曲一起传入我国,起先主要是在新式学堂中作为音乐教学歌曲,后逐渐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李叔同是近代最重要的歌词作家。他在辛亥革命前后所写的歌词《祖国歌》《我的国》《大中华》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而在辛亥革命后的《送别》《忆儿时》等更曲折微妙地透露了近代个体人生的感受和品味。他在歌词题材、形式、韵律等领域的开拓,给现代歌词以多方面的启示和影响。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modern lyrics and western songs were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At first, they were mainly used as music teaching songs in new schools, and then they became popular in society. Li Shuto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lyric writer in modern times. The lyrics he wrot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Song of the Motherland," my country "and" Greater China, "and so on, displayed a strong spirit of patriotism and democracy.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farewell and childhood revealed the feelings and tastes of modern individuals. His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lyrics theme, form, rhythm and so on, enlightens and influences the modern lyrics in many ways.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J61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农迎春;独特的艺术追求——评石评梅的创作[J];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光芒;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道德叙事批判[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怡;;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4 陆正兰;冰心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探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王翠艳;由家国本位到个体本位由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论晚清至五四知识界女子教育观念之演进[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徐英春;一种故事 两种说法[D];吉林大学;2005年
3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立群;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陆正兰;二十世纪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霞;自觉和背离: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耀谋;重庆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的发生[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雅辉;近代上海都市化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竹;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革命”话语[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东;;李叔同音乐批评思想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井碧媛;;李叔同乐歌创作音乐思想管窥[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3 徐林;;论学堂乐歌的发展及历史意义[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4 张霖;;长亭外、古道边——李叔同的歌词创作[J];文史知识;2011年09期
5 鲁晓;李沫;;中国百年儿童歌曲的先河——学堂乐歌[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丁蜀还;;“学堂乐歌”给当下少儿歌曲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路畅;;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学堂乐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8 赵丽;;“学堂乐歌”与日本音乐的暗合与背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志炜;;古韵新声 唱响学堂——介绍谷建芬的“新学堂歌”[J];大舞台;2011年07期
10 黄丹纳;;风雨百年唱新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成秀;;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王勇;从学堂乐歌到“红歌”[N];东方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刁艳;众院长聚首议办学新招[N];音乐周报;2008年
3 梁茂春;游春人在画中行[N];音乐周报;2003年
4 舒展;时代与歌声[N];贵阳日报;2007年
5 居其宏;浊者自浊[N];音乐周报;2011年
6 钟艺;儿童歌曲需要与时俱进[N];西藏日报;2004年
7 记者 李跃波;《放歌90年》唱响时代主旋律[N];安徽日报;2011年
8 苗春;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认识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杨瑞庆;为模仿正名[N];音乐周报;2003年
10 荆州市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刘作忠;中国近代国歌的演变[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淑敏;学堂乐歌的歌词艺术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瑛;从学堂乐歌到学校歌曲[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俊;学堂乐歌富国强兵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徐芳;20世纪上半叶新旧文化交替背景下学校歌曲的特征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魏鲁佳;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杨英;《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8 周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惠凡;20世纪中国少儿歌曲的时代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辜达;中国文化对早期中国钢琴创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6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7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