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魏晋南北朝鼓吹的种类、功用和特征

发布时间:2018-08-06 09:17
【摘要】: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Abstract]:Advocacy is a kind of military music in ancient China. During the Wei,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advocacy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Short Flute Nao song, yellow gate advocacy, riding blowing and song and cover blowing. This period was a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nd it was also a period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maturity, advocating that it played more role in military and related activities, and was different from the times.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J632.52;J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满仓;;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J];中国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丹琼;佛教对巫术思维的批判及其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林大志;;宫体诗研究二题——六世纪诗风流变的一个侧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曹治怀;隋代的门荫制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巩本栋;;论辛弃疾南归前期的词的创作[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孟衡;;上党古赛仪典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6 张英强;张发荣教授学术思想整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8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天义;文化新综合的一个案例——《抱朴子》巫术溯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施建军;神仙·游仙诗·曹氏父子[D];郑州大学;2001年

8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张海;贯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大业;东汉的音乐官署与民歌[J];求是学刊;1984年04期

2 韩登庸;乐府三题[J];语文学刊;1986年05期

3 ;汉代的“鼓吹乐”[J];北方音乐;1988年02期

4 杨浩;婺源“鼓吹”初探[J];东南文化;1989年02期

5 王镇庚;从文化思维的递衍说汉乐[J];中国音乐;1989年04期

6 杨浩;;中国古代“鼓吹”考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01期

7 郑祖襄;略述两汉时期的少数民族音乐[J];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04期

8 王福生;;我国古代的军乐[J];乐器;1991年04期

9 杨浩;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古代之“鼓吹”[J];南方文物;1992年03期

10 王守雪;东汉乐府诗歌的变异[J];殷都学刊;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怀荣;;魏晋乐府官署的演变考[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敏;从洛阳乐舞陶俑看鼓吹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尚勇;乐府史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2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李翔宇;先秦两汉音乐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7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67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