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Abstract]:Music plays an extraordinary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music in quality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cultivating people's sentiment, promoting moral accomplishment, enlightening wisdom and cultivating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It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6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关于改革高师音乐传统教学模式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井华;孙科;;试论唐代诗歌与音乐的交融[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3 李蓉;浅谈音乐教育在工科院校的重要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4 李蓉;;音乐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5 徐菁菁;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6 王在畅;;我国古代笛属乐器分析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7 段文;宋代音乐的转型及起因探微[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继彬;;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的建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9 卿菁;中、美、德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比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李俊;论高师钢琴教学中美育与技能的互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4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6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力;关于中国歌剧中音乐形象塑造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平;幼儿园5-6岁儿童歌曲偏好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少静;近代福建海上音乐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颖颖 ;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丽华;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娟;;音乐史与音乐作品关系的学理反思[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2 高娟;;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范畴界定[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3 修海林;;面对经典音乐作品的三种诠释[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4 余年年;;弹奏钢琴应重视音乐作品的学习[J];青苹果;2004年12期
5 本刊编辑部;阿金;;周杰伦 十年音乐江湖[J];人生十六七;2008年01期
6 陈荣德;;聆听《养心音乐》解读音乐形式[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7 李丹丹;;音乐的美学思索[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我们时代的和谐——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讲坛》优秀论文征集(2011年10月18、19、20日)[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凤静;;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10 蒋长清;;黎锦晖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探究[J];作家;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梅;;网络音乐资源的缺陷与教育对策[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孙展;;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相互渗透——电子音响型作品《Who’s Voice(1998)》的制作札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3 余晓玲;;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常慧娈;;跨文化与交互性:——第27届ISME专题研讨会(Symposia)的后现代追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张志海;;以能力为基础的高师和声学课程改革刍议[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宋慧华;;关于音乐心理与音乐能力的哲学思考[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吴春薇;;和谐教育视野下的音乐课堂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李剑昌;;探访广东音乐之乡——台山[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颖颖;请音著协公示如何“一揽子”发钱[N];北京商报;2008年
2 徐维蔓;音乐作品《记着老百姓》在京首发[N];中华新闻报;2009年
3 沈汝发;专家称要正视和重视网络歌曲的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黄程宜;要接受专家评审,还要接受观众和时间检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翟群;让优秀歌曲流行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瞿剑;商场背景音乐合法播放问题有望解决[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伍华余;我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科尔沁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举行[N];通辽日报;2008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深沉的爱恋 无限的思念[N];中国艺术报;2009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贝多芬中国“获胜”记 (下)[N];经济观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相茹;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雪梅;沈亚威三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音乐作品分析及演唱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瑞红;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澄橙;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作品—《Kontakte》的作品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6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晶霞;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D];河北大学;2004年
9 周悦;刘欢音乐作品流行的成因和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佳璇;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4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8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