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
本文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
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
江涛
【摘要】: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当中受众面最广的一个门类,它是通过人声来展现情感的一种表演方式。随着高度发展的声乐技巧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人踏上学习声乐的道路,站上声乐表演的舞台。 对声乐艺术审美要素的了解和培养对于完善声乐审美意识促进声乐的学习有极大帮助,本文就声乐艺术审美要素进行了总结,通过访谈了解教师与学生审美之间的差异,归纳审美要素的培养方法。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声乐艺术审美及其具体内容。从声音;情感以及舞台表演三个要素出发进行研究探讨。第二部分声乐艺术要素的培养归纳总结了如何对审美要素的具体各个方面进行培养。第三部分是研究探讨如何将声乐艺术审美要素进行结合获得声情并茂的舞台表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红;;歌唱的目标——声乐审美[J];成才之路;2008年01期
2 程冰玲;;高师声乐审美教育探索[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3 师洪震;;浅谈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嘉璐;;论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2期
5 周友爱;;浅谈声乐演唱者舞台实践的相关准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5期
6 杨秀;;声乐表演中的心理因素[J];音乐生活;2008年06期
7 关韶华;;简论声乐审美构成的多元要素[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郭海波;;浅谈声乐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的关系[J];民族音乐;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刘丹;毕武胜;;论学生合唱综合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张婷婷;;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毛由云;;新时代背景下笔者在中学音乐美育过程中的点滴心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丁一凡;;浅析“中国唱法”提出的合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李婧;李强;;浅谈歌剧《唐璜》中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中女中音的声音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启龙;;浅析舞台表演的必备条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2 邢旭;;我们可以更美妙地歌唱——对美声唱法基本要领的再认识[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3 张繁华;歌唱中的情感表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肖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方新;浅议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与表现方法[J];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3期
6 郭进;;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J];学术论坛;2006年04期
7 于永华;;声乐艺术专业表演教学特点初探[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8 吉喆;;小提琴演奏中的“声情并茂”[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9 晓光;;愿他的旋律常绿——介绍青年作曲家施光南[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10 僧文莉;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剑;;论声乐艺术审美心理的构建[J];艺海;2009年03期
2 段萱庭;;如同花儿开在春风里——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声乐艺术现象的回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7期
3 赵玲;;论声乐艺术中声、情、意的结合[J];社科纵横;2009年06期
4 徐彪;;声乐艺术民族化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5 王庆梅;;声乐艺术的多元化[J];艺术教育;2009年09期
6 杨洛;;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声乐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7 曾霞;;浅谈声乐艺术中想象力的培养[J];才智;2010年05期
8 李娜;;歌者的灵魂——谈声乐艺术的表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潘丽君;;论声乐艺术研究的路径——科学与人文的交合[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10 王轶书;;《声乐艺术美学》将推动声乐艺术蓬勃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王凡;;声乐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王建国;;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建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王丽艳;;浅谈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张秀艳;[N];光明日报;2001年
3 通讯员 兰永青 本报记者 宋莉;[N];长春日报;2006年
4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N];新乡日报;2008年
5 石惟正;[N];音乐周报;2009年
6 王林;[N];华夏时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金惠子;[N];音乐生活报;2011年
8 杨阳;[N];音乐周报;2014年
9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李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谷雨;[N];音乐生活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静;论声乐美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睿;接受美学视阈下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3 周沫;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4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雪静;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琦;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洋;论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珂;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陈建彬;西洋声乐艺术本土化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探讨[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