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解析电子音乐中的两种展开手法

发布时间:2018-11-14 09:21
【摘要】:电子音乐始终以发掘"新音色"为其主要追求,在这种审美观念下,从声音素材的选择、声音的变形处理到对声音进行有逻辑的组织成为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在声音的变形处理中,手段和方式基本决定着声音的变形结果,因此能对声音进行全方位变形的软硬件及不同处理方式显得举足轻重。GRM TOOLS正是这样一种插件形式的声音处理软件。在声音的组织过程中,受到变形过程中处理技术的作用和影响,在传统音乐要素的影响下,电子音乐逐渐形成了较具个性特征的展开手法。建立在声音"粉碎性"变形基础上的"粉碎性"裂变发展和"调制性"变形基础上的"调制性"渐变发展便是其中的两种。
[Abstract]:The main pursuit of electronic music is to discover "new timbre". In this aesthetic concept, from the choice of sound material, the distortion of sound to the logical organization of sound, it becomes the core problem in electronic music creation. In the deformation processing of sound, the means and ways basically determine the deformation result of sound. Therefore,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which can transform the sound in all directions and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seem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M TOOLS, which is just a kind of sound processing software in the form of plug-in. In the process of sound organization, it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elements, electronic music has gradually formed a mor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ansion techniqu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inution" fission based on "comminution" and "modulation" on the basis of "modulation" are two of them.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分类号】:J6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仁平;《风的回声》的音色织体与结构途径——兼论现代音乐创作中织体的结构功能[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秀一;电子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人的相应审美需求[J];福建艺术;2003年04期

2 金桥;萧友梅的早期音乐创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赵庆辉;《康科德奏鸣曲》与爱默生[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鹏云;;解析GRM TOOLS对声音的变形处理--兼论电子音乐中的两种发展手法[A];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所畏;《春之祭》之节奏研究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发展与变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望;音乐结构中的力度[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王澍;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识流”现象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杨健;中西记谱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淳;理想、无限与永恒[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锐;论俄罗斯当代手风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D];西南大学;2006年

8 金晓;《布尔诺维尔视唱曲40首》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薛睿韬;海顿弦乐四重奏结构与织体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10 李辉;核心音集在音乐构成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佳;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举办系列活动[J];人民音乐;1995年04期

2 李皖 ,史文华;从计算通向民族——电子音乐(一)[J];视听技术;1998年04期

3 MariKimura,胡永立;计算机音乐的演奏实践[J];音乐探索;1999年03期

4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第一次浪潮“磁带音乐”连载(四)[J];乐器;2001年06期

5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少陵;;电子音乐的鼻祖——罗伯特·莫格[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01期

7 王安潮;;走向新音响的前沿——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综述[J];人民音乐;2007年03期

8 徐玺宝;;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9 ;音乐[J];风采;2007年09期

10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第一次浪潮“磁带音乐”连载(三)[J];乐器;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欢;电子音乐这么近,那么远[N];音乐周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233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3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