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一种理想的音乐审美境域——由海德格尔“视对应于敞亮的境界”所想到的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idegger's "view corresponding to the bright realm", the article relates to the most ideal aesthetic style in music aesthetics-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historical path of relevant philosophy an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esthetic practice, the understanding of music is deeply explained. This paper extends the certainty, reliability and full effectiveness of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comprehension of music, and ques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海;;何以表述“音乐美学”[J];人民音乐;2011年03期
2 韩锺恩;;音乐学写作问题讨论并及相应结构范式与马勒作品个案写作[J];中国音乐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倪梁康;;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锺恩;;音乐美学基本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美学发展一瞥——从“音乐美学”的概念与定义谈起[J];音乐研究;2001年02期
3 姚亚平;;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探究[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4 韩锺恩;;音乐·历史与“格式谱”——从风格演变看音乐与历史的‘完形关系’[J];音乐艺术;1985年02期
5 韩锺恩;;音乐人类学:通过错位发展,悬置价值冲突,实现求异互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张前;;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音乐美学基础》绪言[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韩锺恩;;之所以始终存在的形而上学写作?——关于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音乐学写作问题的讨论(五)[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8 于润洋;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马温特·E.戈格尔;梦海;;雅斯贝尔斯的海德格尔批判:思维的傲慢[J];现代哲学;2007年02期
2 于越;孙晔;;海德格尔哲学中“存在”与“存在者”之比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3 林青;;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谈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J];艺术·生活;2006年06期
4 陆杰荣;;哲学之“根”与思的规定——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哲学比较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5 徐英瑾;;塞尔对海德格尔“视角主义”立场的批评[J];哲学研究;2007年05期
6 米·爱普施坦;张百春;;普拉东诺夫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语言[J];俄罗斯文艺;2009年04期
7 李泽厚;刘再复;;题外有真义——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J];书屋;2009年12期
8 “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什么是哲学?——对一个现代回答的分析和评论[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9 王为理;论海德格尔哲学和禅宗相互诠释的可能性及其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10 俞宣孟;;一种海德格尔式的精神分析理论——介绍诺尔的《人的发展及人的可能性》[J];探索与争鸣;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强;;《新唯识论》述记[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2 郭士伦;郝秀红;王玉兰;樊中钧;赵玉华;赵崇德;;各种状态液体通过核孔膜的规律[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3 陈嘉明;;经验基础与知识确证[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伍雄武;;评“四人帮”对公理法的否定[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5 陈墀成;金迪;;科技创新、信息积累与中国传统思维[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6 冯士明;;混凝土材料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发展思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江怡;;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其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演变——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欧阳康;;康德的主体论思维方式及其当代启示[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田立刚;;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看先秦名辩学的影响[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10 田云刚;;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动手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路边;散户入市,,防止失手有心得[N];经理日报;2007年
2 许江;流水明月向东方[N];美术报;2009年
3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 程扬;党校应成为培养思想解放人才的生产线[N];南方日报;2008年
4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5 ;造就绿色的未来 龚旭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赵慧平;文学批评需要自觉的学术立场[N];文艺报;2007年
7 张舵;天福号:寓百年传统于现代科技[N];经理日报;2004年
8 李冬梅;家教中的四应和四忌[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邢贲思;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10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主任 文盛堂;推进检察改革 创新民主监督[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彩;先秦儒家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洁;死亡的三个向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季学好;康德道德自由学说[D];安徽大学;2006年
5 吴春燕;高中生数学概念理解障碍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磊;汉语“有”与英语“HAVE”比较的诠释学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高嵩;论康德实践哲学中的“理性的事实”[D];北京大学;2007年
8 罗图;形而上学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军学;艺术与真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璐倩;钢琴音乐文献研究中的美学思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3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3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