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中美学体验深化的对策
[Abstract]:The connoisseur listens to the music and first touches the sound form of the music,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oisseur will feel the basic emotion of the music. This basic emotion is the most superficial form of musical emotion. It is something that normal people can feel. This general feeling is people's experience of the basic emotional types of music. Music appreciation is to feel, experience and capture is a highly generalized image. But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this formation is unconscious, so we will have this feeling of being absent. If we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aesthetics forms in music appreciation, we turn this unconsciou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nto conscious behavior. It will certainly help us to form the desired aesthetic experience actively in our teaching.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分类号】:J6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晓明;音乐欣赏的美学思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黄学军;从接受美学看学生欣赏音乐的主体性和创造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2期
3 何干平;对音乐欣赏的美学思考[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何新家;;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欣赏教学[J];艺海;2005年05期
5 郭声健;;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J];音乐创作;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吴东平;;龙骨坡抬工号子的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薛冬艳;;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文人气质散议[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8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9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杨;探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创作的新思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硕;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晓阳;浅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人物形象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寇冠宇;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博;王子林;;浅谈美术鉴赏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1期
2 吴玲玲;;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刘忠华;;从语言到形象——文学作品教学简论[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2期
4 洪博涵;;谈音乐课中“鉴赏教学”的手段与方法[J];音乐生活;2010年01期
5 贾佳;;打开音乐之门——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J];南方论刊;2010年10期
6 郭可悫;;中国古典音乐鉴赏教学的电化教育探索思路[J];大家;2011年03期
7 朱秋德;;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法浅谈[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欣;;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8年21期
9 车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音乐天地;2009年03期
10 徐浙女;;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音乐天地;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孔晓燕;;浅析中外美术鉴赏的专题设计[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育才中学 李春年;谈高中美术绘画鉴赏教学[N];美术报;2011年
2 吉日嘎拉;北京奥贝拉歌剧中心 歌剧“骄子”呈献歌剧“华彩”[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陕西记者 张玮;“百亿”的胜利[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蒋雄达;让小提琴歌唱起来[N];音乐周报;2003年
5 守 政;黑洞“扩张”吟唱天籁之音[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南方周末;2004年
7 首都师范大学 郑莉;日中近现代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异同谈[N];音乐周报;2000年
8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法制日报;2002年
9 管筱明;试与傅雷比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记者 毛磊;黑洞——宇宙中的超低音歌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彦;新课改下高中现当代散文鉴赏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姬长娇;“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曾芳;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久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丽春;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柴扉;音乐术语汉译过程中实现意义对等问题的探讨[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葛岚;现代叙事理论在高中小说鉴赏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媛;对话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冬云;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34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3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