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中艺术想象的运用及其培养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亚利;社科学报编辑心理压力解析[J];编辑之友;2003年01期
2 王晶;;关于大学生心理挫折问题的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3 李国宏,尹德谟;论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认知-知识语言双元结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赵为粮;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的心理误区及其心理调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吴兰香;罪恶感和孤独感:玛丽·蒂龙吸毒的心理层面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于翠兰,李旺华;从2003年全国女子散打冠军赛看高水平运动员比赛焦虑水平现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葛鲁嘉;心理学应用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李奇志;戎装铁血自由花——论20世纪初中国的“英雌”话语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胥兴春,刘电芝,莫秀锋,阳泽;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发展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10 麻泽芝,丁泽芸;相对丧失论——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的一种可能解释[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箴;;虚拟人社会性非言语情绪交互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关成雪;张春晖;王妍;;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性格特征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祚亮;胡义秋;彭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冰;智能虚拟环境Agent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罗晓光;基于顾客购后行为的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宏伟;可交互智能虚拟主体及其情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平;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鄢静;我国都市成年人关于爱的隐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欣;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言霞;化学微格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郝双美;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适应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朝晖;虚拟教育环境中的合成人物及其情绪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娟;关系与利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董会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非;教师远程教育中在线知识社区的构建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敬文;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辛辞;Internationale(《国际歌》)和international(国际的)[J];外语学刊;1980年02期
3 裴世俊;从《文心雕龙》看形象思维的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张耀之;诗人尼基丁述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5 张岐山;略论抒情歌曲的人民性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贺绿汀;音乐的理论与实践[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7 伊凡·伐佐夫,杨燕杰;诗三首[J];外国文学;1980年03期
8 李凌;音乐的社会功能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9 ;简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10 耿生廉;浅议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成岩;;歌唱中的咬字吐字[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马菱;;《国歌》赏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陈曙;;政委作词我谱曲[A];张孤梅[C];1996年
4 金荣;;怀念我敬爱的老首长[A];张孤梅[C];1996年
5 郭兆胜;;变化着的民歌价值[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靳鸿书;;谈河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把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7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李春阳;;对民间歌曲生存与流传的文化学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黄日有;;奋力赶时空 图文齐跃进[A];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2年
10 廖群;;楚歌“代言”氃,
本文编号:253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3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