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反思与追问——中央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座谈会述评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福源;;音乐就是力量——2011北京现代音乐节综述[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2 靳婕;周敬慈;;问乐求索五十载 传道解惑桃李红——记罗良琏、高为杰教授教学50周年庆祝音乐会[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3 任翔;;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及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4 于欣滢;;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5 郑刚;;兼收并蓄 入“古”为新——芬兰作曲家林德伯格的管弦乐创作评介[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6 ;我院举办广州第一届丹麦当代音乐节[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作曲家梁雷荣获罗马奖[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8 兰燕;;一个朝圣者的灵魂——赵季平电影音乐刍议[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9 祁斌斌;;现代的、民族的、诗意的乐艺人生——记著名作曲家曹光平教授[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bluenote;;凯德森:用乐器表达作曲家的故事[J];乐器;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何佳玲;;罗忠昒先生教我们学和声——浅论勋伯格和声体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龚晓婷;;二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张伯瑜;;芬兰音乐与音乐生活[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国际合作交流信息[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10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运;现代音乐节走进中央音乐学院[N];人民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林娟;海峡两岸现代音乐的盛会[N];福建日报;2010年
3 贾国平;现代音乐在中国[N];人民日报;2011年
4 张玉雯;创作是童年的慰藉[N];音乐周报;2011年
5 任海杰;听现代音乐有感[N];音乐周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蕾;听不懂才叫现代音乐?[N];音乐周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紫茵;现代音乐谁来听[N];音乐周报;2002年
8 金兆钧 宝玉;摸索自己的纹路和脉络[N];音乐周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朱伟;现代音乐走出“象牙塔”[N];文汇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慧 周智敏;古城,和着现代音乐起舞[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宏宇;现代音乐视唱教材《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方冬青;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借鉴与现代音乐写作之间的思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杨璐;现代音乐视唱教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4 孟艺;科技时代的现代音乐唱片封面设计新风格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傅艺;巴托克《小宇宙》之现代音乐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文霞;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变的必然性及原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悦;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特殊节奏形态训练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万士源;基于表演形式的乐器创新设计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宋汶怡;现代音乐的浪漫诗篇[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10 纪欢格;关于“秦文琛《迭响》——为笙、竖笛与管弦乐队而作”的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537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3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