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十三套》之“海青”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23:40
【摘要】:《弦索十三套》是集合了13首著名弦索乐合奏的曲集,这13首乐曲分别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最早的乐谱记载是在清代嘉庆十九年,蒙古族文人明谊(荣斋)将他所学的这十三套弦乐合奏,编进他的“弦索备考”(一八一四年工尺谱抄本),全书分六卷,共十册,里面包括序文、乐器指法、总谱和各个乐器的分谱。《弦索十三套》乐谱是被记录在中国音乐史上传承至今的、记录最为详尽和完整的一部古代弦索乐乐谱,荣斋在原序中写到“夫弦索十三套乃今之古曲也”说明在一八一四年之前,这套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曲已流传已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所研究的乐谱是1955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弦索十三套》(曹安和、简其华译谱,杨荫浏校订),这是将荣斋工尺谱版本的“弦索备考”,进行五线谱与简谱翻译,便于人们演奏和研究。“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所崇拜的一种鹰类动物,古代人民经常训练其猎取天鹅。《弦索十三套》中的曲目“海青”就是一首描述北方少数民族用海青来猎取天鹅的弦索乐曲,全曲结构庞大,调式变化复杂,共有19段,962小节。本文将《海青》音乐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对本文的选题缘起、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共由三章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章将弦索乐《海青》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和探究,第二章对乐曲的主题发展、和音语汇和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第三章探究了弦索乐《海青》对当今的影响,包括《海青》的历史贡献和对弦乐合奏曲创作的启示和影响。论文的第三部分为结语,是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为弦索乐《海青》的音乐研究增添一份资料。
【图文】:
—1:白海青
—2演出图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4
本文编号:2612597
【图文】:
—1:白海青
—2演出图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及其哲学基础[J];艺术百家;2010年05期
2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四题[J];艺术百家;2010年03期
3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及其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陈钢;;“复活”中国传统音乐一脉——“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研讨会”成功举办[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5 谈龙建;;对《弦索备考》的重新认知与有关阐释[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6 林玲;;由《弦索备考》的挖掘、整理、演奏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7 贾达群;;音乐分析学的任务与使命[J];音乐研究;2010年01期
8 薛艺兵;;论音乐的二元结构[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9 傅利民;弦索乐配器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吴晓萍;《弦索备考》与传统琵琶谱同族曲目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立东;弦索乐“和色”特征探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2 赵一;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海青》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61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1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