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扬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21:38
【摘要】: 新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新疆扬琴,维吾尔族打击弦鸣乐器,它和传统扬琴,现代改良扬琴无论是从音位排列上,演奏方法上还是弹奏工具上均不相同,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乐器。新疆扬琴已被列入中国扬琴体系中一个重要地方风格之一,本文分别从新疆扬琴的源流、乐器形制与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人物、形成背景、创作作品、传统扬琴技法在新疆扬琴演奏中的运用、发展现状和笔者的一些观点看法等八个部分,对新疆扬琴进行了大致介绍,使其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的得到更大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32.51
【图文】:
其实新疆的锵形制与内地的扬琴大致基本相同,都是由共鸣箱、山口、弦轴、弦钉、琴马、琴弦和琴竹等部分构成。共鸣箱呈扁梯形,它由琴框和面、底板胶合而成,琴框为前后侧板和左右两端琴头组成,框板多使用色木、桦木、榆木或其它硬杂木制作,用于安装弦轴的右侧琴头,则多采用多层色木(纹理交错排列)胶合板。琴框之上蒙以鱼鳞云杉、桐木或松木薄板为面板,底板多用三层胶合板,面板或底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出音孔。山口是设在面板两侧的长形木条,用红木制成,由山口至马峰的一段弦长为琴弦振动发音的有效弦长。弦轴为特制的金属螺钉,上方下圆,起缠弦和调音作用。弦钉为金属制成,装于左琴头,用于系弦。琴马呈直条形、峰谷状,用红木、竹或牛角制,有一至五个,置于面板上,左侧为高音和中音马,右侧为低音马,马峰用以架弦,马谷供另一条马上琴弦通过。琴弦多用铜丝弦,中、高音用裸弦,每音三条弦为一组,常用 27 号~31 号钢丝;低音弦用铜丝弦或钢丝缠弦(裸钢丝外缠以细铜丝),一弦一音。(见图 1 和图 2)
图 2——新疆锵自去新疆艺术学院实地调查了解,测量到现在所用锵8 厘米,左弦轴板 9.4 厘米,前腹板左山口到中左弦音弦码 27.9 厘米,低音弦码到前腹板右山口 9 里面后腹板长 99 厘米,后左弦轴板 10.5 厘米,后左山口码到右低音弦码 36 厘米,低音弦码到后腹板山口 1厘米,锵宽为 35.2 厘米,除两边轴板,共鸣箱高为
(图 2——新疆锵由笔者亲自去新疆艺术学院实地调查了解,测量到现在所用锵的大致尺寸腹板长 81.8 厘米,左弦轴板 9.4 厘米,前腹板左山口到中左弦码 25 厘米,码到右边低音弦码 27.9 厘米,低音弦码到前腹板右山口 9 里面,前腹板右 10.5 厘米,后腹板长 99 厘米,后左弦轴板 10.5 厘米,后左山口到中左弦码米,中左弦码到右低音弦码 36 厘米,低音弦码到后腹板山口 10 厘米,后弦轴板 12 厘米,锵宽为 35.2 厘米,除两边轴板,共鸣箱高为 9 厘米。(见
本文编号:2774531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32.51
【图文】:
其实新疆的锵形制与内地的扬琴大致基本相同,都是由共鸣箱、山口、弦轴、弦钉、琴马、琴弦和琴竹等部分构成。共鸣箱呈扁梯形,它由琴框和面、底板胶合而成,琴框为前后侧板和左右两端琴头组成,框板多使用色木、桦木、榆木或其它硬杂木制作,用于安装弦轴的右侧琴头,则多采用多层色木(纹理交错排列)胶合板。琴框之上蒙以鱼鳞云杉、桐木或松木薄板为面板,底板多用三层胶合板,面板或底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出音孔。山口是设在面板两侧的长形木条,用红木制成,由山口至马峰的一段弦长为琴弦振动发音的有效弦长。弦轴为特制的金属螺钉,上方下圆,起缠弦和调音作用。弦钉为金属制成,装于左琴头,用于系弦。琴马呈直条形、峰谷状,用红木、竹或牛角制,有一至五个,置于面板上,左侧为高音和中音马,右侧为低音马,马峰用以架弦,马谷供另一条马上琴弦通过。琴弦多用铜丝弦,中、高音用裸弦,每音三条弦为一组,常用 27 号~31 号钢丝;低音弦用铜丝弦或钢丝缠弦(裸钢丝外缠以细铜丝),一弦一音。(见图 1 和图 2)
图 2——新疆锵自去新疆艺术学院实地调查了解,测量到现在所用锵8 厘米,左弦轴板 9.4 厘米,前腹板左山口到中左弦音弦码 27.9 厘米,低音弦码到前腹板右山口 9 里面后腹板长 99 厘米,后左弦轴板 10.5 厘米,后左山口码到右低音弦码 36 厘米,低音弦码到后腹板山口 1厘米,锵宽为 35.2 厘米,除两边轴板,共鸣箱高为
(图 2——新疆锵由笔者亲自去新疆艺术学院实地调查了解,测量到现在所用锵的大致尺寸腹板长 81.8 厘米,左弦轴板 9.4 厘米,前腹板左山口到中左弦码 25 厘米,码到右边低音弦码 27.9 厘米,低音弦码到前腹板右山口 9 里面,前腹板右 10.5 厘米,后腹板长 99 厘米,后左弦轴板 10.5 厘米,后左山口到中左弦码米,中左弦码到右低音弦码 36 厘米,低音弦码到后腹板山口 10 厘米,后弦轴板 12 厘米,锵宽为 35.2 厘米,除两边轴板,共鸣箱高为 9 厘米。(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军;;扬琴毡头琴竹[J];乐器;1987年04期
2 吴军;;锵(新疆扬琴)的发展及源流[J];乐器;1993年04期
3 吴军,黄莉;扬琴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兼论新疆扬琴的地方民族特色[J];新疆艺术;2000年05期
4 于海英;东北扬琴的演奏风格及技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项祖华;中国扬琴音乐的传统与发展[J];中国音乐;1993年03期
6 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中国音乐;2001年04期
7 刘寒力;东北扬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音乐;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774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77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