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永兴吆喝”传承及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17 09:24
  2016年7月7日,"永兴吆喝"正式审批为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兴吆喝是稻作耕种劳动中直接产生的传统民歌,极具当地浓郁民间特色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间音乐正面临极少有继承人传承、濒临消亡的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宣传。为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18年20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永兴吆喝的起源
二、永兴吆喝的功能性价值
    (一) 减轻疲劳、自娱自乐
    (二) 鼓舞劳动
    (三) 团结大众
    (四) 调解生活情趣
三、永兴吆喝的传承
    (一) 相关作品现有的整理现状
    (二) 主要传承人物
        1. 梁荣兴, 永兴吆喝的第二代传人。
        2. 黄德祥, 永兴吆喝的爱好者。
    (三) 成立特色文化分馆
    (四) 政府搭建舞台, 提供演出机会
五、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视角下中国民歌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策略[J]. 张红蕾.  文教资料. 2016(22)

硕士论文
[1]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 周雨城.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 朱凡瑾.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1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921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