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2:09

  本文关键词: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种民歌,它不仅为人们耳熟能详、广为传唱,而且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是我国西北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被专家学者们称之为“中国大西北的民族之魂”,它历史悠久,也非常受西北人民群众的喜爱,至今都还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广为传唱,它就是“花儿”民歌。而在中国的西北部,就有这么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不仅回族风情浓厚,而且“花儿”民歌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它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是我国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在这里的南部地区,“花儿”民歌被这里的人们广为传唱,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文化享受,历史上的很多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很多次的文化、经济、政治及宗教交流也都是在这里发生的,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里居住着相对于全国、甚至是全宁夏人口比例最多的回族,他们虔诚的信奉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烙印极深。在这一地区,流传着区别于其他西北地区“花儿”的且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山花儿”。“山花儿”又叫干花儿、土花儿、山曲儿、野花儿,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种民歌。正是由于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使这一地区流行的“山花儿”既有“花儿”的某些特征,又受当地山歌、小调、伊斯兰教赞圣诵经音调的影响,由此也形成了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独特的音乐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宁夏南部山区的基本概况。在此文化背景基础上,概况了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发展,重点介绍了“山花儿”民歌的风格特征及演唱风格。最后,简述了“山花儿”民歌的传播途径与传承方式,简单的介绍了几位民间歌者,并对“山花儿”民歌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 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宁夏南部山区概况及“山花儿”民歌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述。第二章: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从地理、人文、宗教、民俗等4个方面加以介绍。第三章: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民歌的风格特征及演唱风格,重点介绍并归纳了“山花儿”民歌的文学内涵、音乐内涵及演唱风格,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第四章: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民歌的传承与传播。介绍了”山花儿”民歌的传承方式及传播途径。结语:总结了全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山花儿”民歌及其它民问音乐艺术保护和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宁夏南部山区 山花儿 风格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民歌概述10-14
  • 1.1 宁夏南部山区概述10
  • 1.2 “山花儿”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发展10-14
  • 1.2.1 历史渊源10-13
  • 1.2.2 发展13-14
  • 第二章 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形成的背景14-18
  • 2.1 地理环境14
  • 2.2 人文历史14-16
  • 2.3 宗教信仰16-17
  • 2.4 民俗文化17-18
  • 第三章 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的风格特征及演唱风格18-33
  • 3.1 “山花儿”的文学内涵18-20
  • 3.1.1 文学特征18-19
  • 3.1.2 歌词格律19-20
  • 3.2 “山花儿”的音乐内涵20-30
  • 3.2.1 音乐来源21-26
  • 3.2.2 曲调类型26-27
  • 3.2.3 调式音级27-28
  • 3.2.4 曲式结构28-29
  • 3.2.5 旋律旋法29
  • 3.2.6 节奏节拍29-30
  • 3.3 “山花儿”演唱风格30-33
  • 3.3.1 语言特点30
  • 3.3.2 演唱形式30-31
  • 3.3.3 演唱风格31-33
  • 第四章 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的传播与传承33-36
  • 4.1 传播33
  • 4.2 传承33-34
  • 4.3 民间歌手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攻读期间的科研成果4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才;;民歌“花儿”的传播与生存困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杜爱文;;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实证探析[J];北方经济;2011年24期

3 马辉芬;;回族经堂语与汉语语法对比研究——被动句、“把”字句对比研究[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4 张文静;;对固原“花儿”发展传承的考察与思考[J];北方音乐;2009年06期

5 乔馨;;侗族大歌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6 马清丽;;回族语言中西宁回族的经堂语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7 剡自勉;;西和山歌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孙德存;;回族文化传播的期刊媒介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张芳;;张承志小说宗教情结的文学表述[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白润生;荆琰清;;中国回族报刊研究刍议[J];当代传播;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继德;;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杨志娟;;近代西北回族商人的没落与重新崛起[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志娟;;近代西北回族商人的没落与重新崛起[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4 孙振玉;;论环境置换与族群变迁:以回族为例[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曹强;;试论“花儿”的语义增值接受[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5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钟福国;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的成长—瓜州回族东乡族疏勒河移民村的民族学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9 姜克银;纳家户多元叙事的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魏阳;渭南回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姣;陕北民歌的审美特质[D];西北大学;2011年

3 邝琰;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天一;宁夏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人为干扰反应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培;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与筏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果建业;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魏晔;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曦;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郭廷林;回族伊斯兰文化语义探微[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马丽;新疆回族歌曲中借词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宁夏南部山区“山花儿”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07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