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是近年来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的最为优秀的中国歌唱家,也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上的少数几位杰出的亚洲歌唱家之一。他多次在国内、国外重大声乐比赛中获大奖,特别是1996—1997年,在一年之内连续三次分别夺得“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 廖昌永的声音极富张力,音色醇厚、圆润、通畅、有质感,音域宽广、灵活多变、具有辉煌的戏剧气质。他的歌唱艺术既传承意大利古典美声唱法严谨统一的传统,又汲取了中国民族声乐的精髓,潇洒奔放独具一格,富有时代气息,深刻而极具内涵。 笔者以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要素、相应的科学歌唱原理及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歌唱原则为依据,结合自身声乐学习和几年的声乐教学与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廖昌永的歌唱艺术进行研究。首先,从廖昌永的成长之路出发,分析他可以取得今天这样优秀的成绩和其歌唱演唱特点的形成与其客观经历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其次,从歌唱的发声基础和他对歌唱作品的把握两个方面着手,详细研究廖昌永的歌唱艺术特点。在发声基础研究部分,分别从嗓音特点、歌唱的基本要素即姿态、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廖昌永精湛的演唱技艺及对美声唱法的准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寻日常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参考廖昌永的发声基础提出解决意见;在对廖昌永歌唱作品的把握的研究中,从他西洋歌唱技法与中国声乐作品的完美融合、对西洋歌剧作品的准确诠释和勇于尝试通俗作品三方面分别入手,做了细致的分析和阐述,更深一步探究其歌唱艺术。最后,对廖昌永的人格魅力进行浅析,阐述其人格魅力对他歌唱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廖昌永 男中音 歌唱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廖昌永的艺术之路10-16
- 1.1 成长之路10-14
- 1.1.1 音乐启蒙10
- 1.1.2 发声训练10-11
- 1.1.3 专业道路11
- 1.1.4 赤脚求学11-14
- 1.1.5 越挫越勇14
- 1.2 艺术成就14-16
- 2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16-45
- 2.1 廖昌永科学的发声基础16-32
- 2.1.1 廖昌永的嗓音特点16
- 2.1.2 廖昌永对歌唱基本要素的准确把握16-32
- 2.2 廖昌永对歌唱作品的准确把握32-40
- 2.2.1 西洋歌唱技法与中国声乐作品的完美融合33-37
- 2.2.2 廖昌永对西洋歌剧的准确诠释37-39
- 2.2.3 勇于跨界尝试“美通”结合39-40
- 2.3 近几年廖昌永在国内外舞台的演出经历40-45
- 2.3.1 演出场次40-43
- 2.3.2 出演歌剧43
- 2.3.3 发表专辑43-45
- 3 廖昌永的人格魅力对其歌唱艺术的影响45-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安;天赋·勤奋 追求·机遇──记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6期
2 达·雪涓;雪域歌坛新星的曲折传奇──记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欧曲·洛桑扎西[J];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04期
3 姜建新 ,孙凯;跟着小溪走下去[J];北方音乐;1989年01期
4 姚轲邺;;艺术歌曲《我的祖国妈妈》的音乐分析及演唱提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6期
5 任卫新 ,孙思源;笑 笑 笑[J];北方音乐;1991年01期
6 陈立;多才、多艺多明戈[J];音响技术;1998年01期
7 盛瑞强;中国京剧与西洋歌剧的戏剧动作结构比较[J];艺术教育;2005年02期
8 于书正;;论歌剧《白毛女》的历史地位与功绩[J];雪莲;2008年03期
9 雷仰芹;郑蕾;;论中国戏剧与西洋歌剧的差异[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6期
10 尹新春;中国戏曲音乐与西洋歌剧音乐之比较[J];戏剧文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磊;;浅谈男中音的声乐教学与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洋;西洋歌剧需要“中国式”嫁接[N];北京日报;2010年
2 印山;《唐帕斯夸莱》中的年轻声音[N];音乐周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丁玲;为普及民族声乐执着前行[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齐洁;歌行者马条&钟立风[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黄奇石;对歌剧民族性的新追求[N];中国艺术报;2005年
6 吕天璐;“歌剧化”京剧再出大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京剧不是“北京歌剧”[N];人民日报;2007年
8 景作人;金字塔下的《图兰朵》[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心语;裴长佳“中西合壁”唱出魅力[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孙彦君;秧歌与中国民族新歌剧[N];保定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皓;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超志;贝利尼《清教徒》中男中音理查·福思角色分析和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3 刘冠宏;对男中音“关闭”唱法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4 吕雄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男中音咏叹调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5 苏丹;威尔第歌剧男中音咏叹调演唱风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江鸣;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中男中音的演唱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刘鑫;男中音声部演唱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育红;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欧琳露;昆剧六旦与西洋歌剧轻型抒情女高音演唱风格的比较[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莫成练;歌剧《费加罗婚礼》中费加罗三首咏叹调之研习与演绎[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3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