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肖斯塔科维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

发布时间:2017-05-01 13:05

  本文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肖斯塔科维奇作为20世纪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各种作品体裁,其作品影响深远。他一生共创作了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其协奏曲创作中最具表现力,被音乐界视为20世纪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倍受演奏家青睐。 本论文主要着眼于这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从作品的结构特点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尽可能挖掘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在结构上的各自特点及彼此之间的异同点。文章采用总结、归纳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两部作品在体裁、曲式结构、主题材料及乐队配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归纳出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及其与古典小提琴协奏曲在结构上的联系与不同之处。 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概述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音乐创作风格以及作品体裁,为进一步解读其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和表现手法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即绪论部分。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的整体发展脉络、对不同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及结构特点进行概述,以呈示小提琴协奏曲发展的总体脉络,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在该体裁演进过程中历史地位、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其的研究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为文章的主论部分。详细分析两部作品各自的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比较两者结构上的异同点、历史地位,进而归纳出它们与古典小提琴协奏曲的相似处及创新所在。 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即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笔者对两部协奏曲的总体认识,提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结构特点 继承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4.3
【目录】:
  • 引言9-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协奏曲的起源及演进10-16
  • 1、概念界定10-11
  • 2、不同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及结构特点11-16
  • (1) 巴洛克时期11-12
  • (2) 古典主义时期12-14
  • (3) 浪漫派主义时期14-16
  • (4) 近现代时期16
  • 二、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及笔者观点16-18
  • 1、研究价值及其现实意义16-17
  • 2、国内研究现状及笔者观点17-18
  • (1) 内研究现状17
  • (2) 笔者的观点17-18
  • 第二章 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18-37
  • 第一节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8-29
  • 一、各乐章体裁及曲式结构18-29
  • 1、各乐章体裁18-21
  • 2、各乐章的曲式结构21-29
  • (1) 第一乐章21-23
  • (2) 第二乐章23-26
  • (3) 第三乐章26-27
  • (4) 第四乐章27-29
  • 第二节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29-37
  • 一、各乐章体裁及曲式结构30-37
  • 1、各乐章体裁30-31
  • 2、各乐章的曲式结构31-37
  • (1) 第一乐章31-34
  • (2) 第二乐章34-35
  • (3) 第三乐章35-37
  • 第三章 两部作品结构的异同点、创新手法及历史地位37-64
  • 第一节 两部作品的总体结构特征38-56
  • 一、创作手法的相同点38-51
  • 1、体现“混合曲式”的结构特点38-40
  • 2、主题及句逗特点40-47
  • (1) 主题的变奏特点40-41
  • (2) 主题材料中隐含“签名式”主导动机的运用41-45
  • (3) 主题材料的和声设计45-46
  • (4) 句逗呼吸及划分46-47
  • (5) 织体语言47
  • 3、管弦乐队的配器法47-51
  • (1) 音色表现47-48
  • (2) 复调思维的音色转接48-49
  • (3) 总谱与缩谱的力度变化49-51
  • (4) 配器法总体相似51
  • 二、创作手法的不同点51-56
  • 1、结构的不同点51-53
  • (1) 曲式结构51-53
  • (2) “签名式”主导动机的运用53
  • 2、管弦乐队的配器法53-56
  • (1) 管弦乐队编制特点53-54
  • (2) 音色表现54-56
  • (3) 持续音运用特点56
  • 第二节 创作手法的创新56-64
  • 一、《第一小提琴协奏曲》56-59
  • 1、乐章及乐队编制56-57
  • 2、体现犹太民族音乐的创作特征57-59
  • 3、具有复调思维的帕萨卡里亚舞曲59
  • 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59-61
  • 1、乐队编制59
  • 2、华彩乐段59
  • 3、主题“核心音调”的特点59-61
  • 三、比照古典时期以来三乐章小提琴协奏曲看其创新之处61-63
  • 1、套曲乐章的曲式结构61-62
  • 2、乐章速度布局62
  • 3、调式音阶62
  • 4、“签名式”主导动机62
  • 5、华彩乐段62-63
  • 6、乐队配器63
  • 7、主题“核心音调”63
  • 四、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历史地位63-64
  • 第四章 结语及后记64-66
  • 一、结语64-66
  • 二、后记66
  • 参考文献66-6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芳;技术,让音乐飞翔的翅膀—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的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单士锋;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黄晓萌;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研究与演奏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胡腾之;20世纪上半叶小提琴协奏曲华彩段的结构意义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38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