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
发布时间:2017-05-05 13:05
本文关键词: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高师视唱练耳教材为对象,,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为依据,从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及文献入手,纵观民族音乐及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针对学科教材的性质、目标、编制特点、内容、教材评价等进行的理论研究。在对现行的高师视唱练耳教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编制独立完整的民族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不排斥业已存在的西方视唱练耳教育模式的前提下,构思民族化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制并发挥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为完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论文分以下几个阶段和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阐明论题的研究价值意义、具体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视唱练耳学科中的民族音乐教育作具体的分析调查,包括对教材历史、教材内容、学生问卷调查等,管窥中国传统音乐在学科中发展状况、地位与作用,为论题寻找实际的写作依据。第二章对教材建设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作为编制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材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以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视唱练耳教材提出了具体编写设计,对教材中的民族音感训练模式进行了思考。第四章是对教材编制可行性的评价,以论证的方式对教材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确定教材编写与实施的可行性。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的民族化、体系化提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视唱练耳 传统音乐 高师教育 教材编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3.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10
- 绪论10-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0-14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三.取得成果13-14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方法14-17
- 一.研究的主要观点14-16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6-17
- 第一章 对高师视唱练耳学科中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17-34
- 第一节 不同历史时期教材中的民族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17-24
- 一.启蒙、初创时期——1906年至于1949年17-18
- 二.探索、徘徊时期——1949年至1978年18-21
- 三.调整、改革、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21-24
- 第二节 对高师教材抽样调查分析24-29
- 一.陈洪编著《视唱教程》24
- 二.孙从音 俞平编著《基本乐科教程(视唱卷)》24
- 三.许敬行 孙虹编著《视唱练耳》24-29
- 第三节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29-33
- 一.调查目的29
- 二.调查对象29-30
- 三.调查内容30-31
- 四.调查结果分析31-33
- 第四节 本章结语33-34
- 第二章 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34-47
- 第一节 视唱练耳教材的含义34-35
- 一.视唱练耳教材的含义34
- 二.以民族传统音乐为母语视唱练耳教材的含义34-35
- 第二节 视唱练耳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35-36
- 一.哲学基础35
- 二.心理学基础35-36
- 三.社会学基础36
- 四.教育教学基础36
- 第三节 视唱练耳教材的分类及属性36-40
- 一.视唱练耳教材的分类及属性36-38
- 二.视唱练耳教材属性及对教材建设的影响38-40
- 第四节 视唱练耳教材在教育中的功能及作用40-43
- 一.视唱练耳教材在教育中的功能40-41
- 二.视唱练耳教材在教育中的作用41-43
- 第五节 视唱练耳教材的设计类型与策略43-45
- 一.视唱练耳教材的设计类型43
- 二.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策略43-44
- 三.视唱练耳教材设计的程序44-45
- 第六节 视唱练耳教材中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45-46
- 一视唱练耳教材教学中的基本要素45
-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45-46
- 第七节 本章结语46-47
- 第三章 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材编写理论构想47-63
- 第一节 教材编写的教育理念47-49
- 一.树立民族音乐文化价值观47
- 二.形成多元化学习方式47-48
- 三.促进学科的优化整合48
- 四.加强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紧密结合48-49
- 第二节 教材编写原则49-51
- 一.艺术性、科学性、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49
-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49-50
- 三.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50
- 四.体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50
- 五.巩固性与寓教于乐原则50-51
- 第三节 教材教学目标51-52
- 一.行为性目标51
- 二.展开性目标51
- 三.表现性目标51-52
- 第四节 选材范畴52-53
- 一.不同类别的传统音乐52
- 二.单声部与多声部作品52
- 三.汉族音乐作品与少数民族音乐52-53
- 四.人文知识53
- 第五节 教材管理53-55
- 一.结构安排53-54
- 二.学时安排54-55
- 第六节 教材教学55-59
- 一.传统音乐的音律问题55-56
- 二.视唱教学56-57
- 三.节奏训练57-58
- 四.听辨分析58-59
- 第七节 教材中的记谱法问题59-62
- 一.工尺谱60
- 二.简谱60-61
- 三.识谱与视唱问题61-62
- 第八节 本章结语62-63
- 第四章 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材评价63-70
- 第一节.教材评价的意义63-64
- 一.改进完善教材编写63
- 二.提高教与学质量63
- 三.促进对教材管理与建设的研究63-64
- 第二节 教材评价的方法64-65
-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64
- 二.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4
- 三.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64
- 四.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64-65
- 第三节 教材评价的内容65-69
- 一.对教材本身的评价65
- 二.对教材教学的评价65-69
- 第四节 本章结语69-70
- 结论70-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茜;;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J];歌海;2011年06期
2 张冰;;高等音乐教育视唱练耳课程中钢琴运用评析[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芙蕊;蒙古族特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理念[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孙晓璐;以“新课标”的要求分析上音版视唱教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46378.html